《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明确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事故车辆及机动车行驶证的规定,同时要求妥善保管扣留的车辆及行驶证。不得扣留事故车辆所载货物,应通知当事人或货物所有人自行处理。如无法通知或不自行处理,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与检验、鉴定机构应约定完成检验、鉴定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法律分析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八条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及机动车行驶证,并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扣留的车辆及机动车行驶证应当妥善保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扣留事故车辆所载货物。对所载货物在核实重量、体积及货物损失后,通知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货物所有人自行处理。无法通知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不自行处理的,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办理。第三十八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约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十日。超过二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拓展延伸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明,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当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明时,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在于采取正确的行动。首先,确保自身安全,及时拨打报警电话,等待交警到场处理。同时,尽量收集事故现场证据,包括照片、视频、证人证言等,以确保事实的真实性。与对方司机保持冷静,不要争吵或承认过错,以免影响后续的责任认定。及时联系保险公司,向其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如果责任认定结果不公正,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专业律师,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提起诉讼维护自身权益。记住,保持冷静、合法合规的行动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
结语
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明的情况下,维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确保安全并及时报警,等待交警处理是首要步骤。同时,收集事故现场的证据,如照片、视频和证人证言,以确保事实真实性。与对方保持冷静,避免争吵和承认过错,以免影响责任认定。及时联系保险公司,提供相关证据并报案。若认定结果不公正,可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律师,准备好证据材料提起诉讼,维护自身权益。冷静、合法行动是关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一十七条 交通警察利用职权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索取、收受贿赂,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〇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三节 交通肇事逃逸查缉 第四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