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涂改是指在合同签订后,对合同内容进行修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经过涂改后的合同如果符合一定条件,即双方经过协商、修改之处盖有校对章或者手印,则具有法律效力。合同涂改的法律效果主要是指涂改后的合同向将来发生效力,未变更的权利义务继续有效,已经履行的债务仍然有效。但需要注意,合同的变更以原合同关系的存在为前提,变更部分不超出原合同关系之外
法律分析
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合同的涂改是由一方单方面作出的,则该涂改是无效的;但如果双方在协商一致后进行涂改,则该涂改是有效的。合同涂改的法律效果指的是涂改后的合同一经生效,新合同原则上只对将来发生效力,不具有溯及力。
一、合同涂改后签字有效吗
合同涂改后签字是否有效需要看具体情况,经过涂改后的合同如果双方经过协商而且不是主要内容的更改,并且修改之处盖的有校对章或者手印,具有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在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前不具有法律效力。
二、合同涂改的法律效果
合同涂改的法律效果主要是指涂改后的合同向将来发生效力,未变更的权利义务继续有效,已经履行的债务仍然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合同的变更以原合同关系的存在为前提,变更部分不超出原合同关系之外。原合同关系有对价关系的仍保有同时履行抗辩权,原合同债权所有的利益与瑕疵仍继续存在,只是在增加债务人负担的情况下,非经保证人或物上担保人同意,保证不生效力,物的担保不及于扩张的债权价值额。合同的变更也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因此在合同变更以前,由于一方的过错而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如果双方当事人没有对此另有约定,在合同变更以后,受损失的一方仍然有权请求过错方进行损害赔偿。
三、合同涂改无效的情形
合同涂改无效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合同一方当事人擅自涂改合同,未经对方同意的;
2.该涂改是以欺诈、胁迫的手段作出并损害国家利益的;
3.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涂改;
4.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涂改;
5.涂改后的内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6.涂改后的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拓展延伸
根据我国《民法典》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同涂改是一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行为。在合同签订后,当事人不得擅自对合同内容进行涂改。那么,按标题:['3. 合同涂改无效的情形有哪些?'],我们来分析一下合同涂改无效的情形。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537条规定,合同涂改、篡改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该行为无效。同时,《民法典》第538条规定,未经当事人同意,合同内容被修改的,视为对当事人不公平。另外,《民法典》第539条规定,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赔偿损失。
综合以上法律规定,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合同涂改无效的情形包括:1. 未经当事人同意;2.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3. 损害对方合法权益。当事人之间可以约定在特定情况下允许涂改或者篡改,但这种约定并不具有法律效力。
结语
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合同的涂改是由一方单方面作出的,则该涂改是无效的;但如果双方在协商一致后进行涂改,则该涂改是有效的。合同涂改的法律效果指的是涂改后的合同一经生效,新合同原则上只对将来发生效力,不具有溯及力。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 第二十六条 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 第十一条 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追认的意思表示自到达相对人时生效,合同自订立时起生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 第五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在合同书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具有与签字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