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是以自己名义向司法机关提起赔偿请求的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遭受犯罪行为物质损失的公民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是最常见的原告人身份。
法律分析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是指以自己的名义向司法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请求的人。根据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以下主体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公民。任何公民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都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是附带民事诉讼中最常见的原告人
拓展延伸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原告权益保障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原告的权益保障至关重要。原告作为起诉方,其权益需要得到充分的保护和维护。首先,法律保障原告的起诉权,确保其能够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其次,原告在诉讼过程中享有公正审理的权利,法院应当独立、公正地对待原告的诉讼请求。此外,原告还有权获得充分的证据保护,法院应当确保原告能够合法获取、提供证据,以支持其诉讼主张。最后,法院应当对原告的人身安全和财产权益给予充分关注和保护,确保原告在诉讼过程中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或损失。综上所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原告权益保障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司法公正的体现。
结语
刑附民诉中,保障原告权益至关重要。法律确保其起诉权,法院应公正对待其请求。原告享有充分证据保护,法院应确保其获取、提供证据。同时,关注原告人身、财产安全,避免不必要损失。维护原告权益是法治社会和司法公正的基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七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百零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二十七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七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