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下来后,处理流程为与对方协商赔偿或请求公安机关调解,如未达成协议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交通事故责任由公安机关根据行为和过错的严重程度划分,一方过错导致的承担全部责任,双方过错根据行为和过错程度承担主要、同等或次要责任,无过错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
法律分析
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下来后应该如何处理
1、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下来后处理的流程为与对方协商赔偿,如果对赔偿有争议的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交通事故责任应该如何划分
1、交通事故责任应该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进行划分,如果属于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的交通事故,该方当事人需要负全部的责任。
2、法律依据: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拓展延伸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颁布后的法律救济途径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颁布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多种法律救济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首先,如果对认定结果不满意,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要求对事故责任进行重新认定。其次,当事人可以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申请,根据保险合同约定获得相应的赔偿。此外,当事人还可以选择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向法院起诉索要损失赔偿。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可以提供相关证据和证人证言来支持自己的主张。综上所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颁布后,当事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保险索赔和民事诉讼等法律救济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
结语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下发对于当事人来说,是处理事故后的重要一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与对方协商赔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等方式来处理争议。在处理事故责任划分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和过错程度进行划分,并确定责任的承担方式。当事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保险索赔和民事诉讼等法律救济途径来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一百零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邻省、市(地)、县交界的国、省、县道上,以及辖区内交通流量集中的路段,设置标有管辖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名称及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号码的提示牌。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章 认定与复核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 第六十七条 道路交通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成因无法判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载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分别送达当事人,并告知申请复核、调解和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期限。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二节 现场处置和调查 第三十二条 交通警察应当对事故现场开展下列调查工作:
(一)勘查事故现场,查明事故车辆、当事人、道路及其空间关系和事故发生时的天气情况;
(二)固定、提取或者保全现场证据材料;
(三)询问当事人、证人并制作询问笔录;现场不具备制作询问笔录条件的,可以通过录音、录像记录询问过程;
(四)其他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