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涉及的法律问题及案例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28 11:02:11
文档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涉及的法律问题及案例分析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是两种不同的行为。正当防卫是对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进行反击,而紧急避险可以是为了躲避不法侵害、自然灾害或动物侵袭等。紧急避险要求主体没有特定身份限制,而正当防卫没有此要求。避险行为必须保护合法利益,且损害的利益要小于所保护的利益。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而紧急避险必须对第三者实施。法律分析;1.危险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在遭遇到人的不法侵害时,如果行为人是对不法侵害人进行反击,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如果为了躲避不法侵害,而损害第三人(不法侵害之外的人)利益的,属于紧急避险的范畴。2.紧急避险必须是出于迫不得已,而正当防卫无此要求。
推荐度:
导读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是两种不同的行为。正当防卫是对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进行反击,而紧急避险可以是为了躲避不法侵害、自然灾害或动物侵袭等。紧急避险要求主体没有特定身份限制,而正当防卫没有此要求。避险行为必须保护合法利益,且损害的利益要小于所保护的利益。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而紧急避险必须对第三者实施。法律分析;1.危险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在遭遇到人的不法侵害时,如果行为人是对不法侵害人进行反击,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如果为了躲避不法侵害,而损害第三人(不法侵害之外的人)利益的,属于紧急避险的范畴。2.紧急避险必须是出于迫不得已,而正当防卫无此要求。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是两种不同的行为。正当防卫是对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进行反击,而紧急避险可以是为了躲避不法侵害、自然灾害或动物侵袭等。紧急避险要求主体没有特定身份限制,而正当防卫没有此要求。避险行为必须保护合法利益,且损害的利益要小于所保护的利益。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而紧急避险必须对第三者实施。

法律分析

1.危险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

在遭遇到人的不法侵害时,如果行为人是对不法侵害人进行反击,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如果为了躲避不法侵害,而损害第三人(不法侵害之外的人)利益的,属于紧急避险的范畴。

2.紧急避险必须是出于迫不得已,而正当防卫无此要求。

3.对主体的要求不同:紧急避险要求主体不能有特定的身份(如警察、军人或消防队员等)。

而正当防卫就没有这样的要求。

任何人均有正当防卫的权利。

4.避险保护的是合法利益,损害的也是合法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怎么样选择,两害相全取其轻,避险所保护的利益必须要大于避险行为所损害的第三者的利益,如果等于或者小于所损害的利益,避险就没有意义,法律也就没有保护的必要。

5.实施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而紧急避险必须是向第三者实施。

拓展延伸

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的法律界限及适用条件

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是两个法律概念,它们在法律界限和适用条件上存在一些差异。紧急避险是指在面临即将发生的危险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身体、财产等利益,采取合理的行动以避免危险发生。而正当防卫是指在受到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紧急避险是在危险尚未发生时采取行动,而正当防卫是在已经受到非法侵害时采取行动。此外,正当防卫的行为必须符合合理必要的限度,不得超出必要的防卫范围。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符合紧急避险或正当防卫的法律界限和适用条件。

结语

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是两个法律概念,它们在法律界限和适用条件上存在一些差异。紧急避险是指在面临即将发生的危险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身体、财产等利益,采取合理的行动以避免危险发生。而正当防卫是指在受到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紧急避险是在危险尚未发生时采取行动,而正当防卫是在已经受到非法侵害时采取行动。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符合紧急避险或正当防卫的法律界限和适用条件。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一条

【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第二十条

【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文档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涉及的法律问题及案例分析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是两种不同的行为。正当防卫是对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进行反击,而紧急避险可以是为了躲避不法侵害、自然灾害或动物侵袭等。紧急避险要求主体没有特定身份限制,而正当防卫没有此要求。避险行为必须保护合法利益,且损害的利益要小于所保护的利益。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而紧急避险必须对第三者实施。法律分析;1.危险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在遭遇到人的不法侵害时,如果行为人是对不法侵害人进行反击,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如果为了躲避不法侵害,而损害第三人(不法侵害之外的人)利益的,属于紧急避险的范畴。2.紧急避险必须是出于迫不得已,而正当防卫无此要求。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