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有哪些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28 10:58:12
文档

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有哪些

紧急避险成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起因条件。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是指必须有需要避免的危险存在。(二)时间条件。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是指危险必须正在发生。(三)对象条件。紧急避险的本质特征,就是为了保全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而将其面临的危险转嫁给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因此,紧急避险的对象,只能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即通过损害无辜者的合法权益保全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四)主观条件。紧急避险的主观条件即行为人必须有正当的避险意图。(五)限制条件。紧急避险只能是出于迫不得已。所谓迫不得已,是指当危害发生之时,除了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之外,不可能用其他方法来保全另一合法权益。
推荐度:
导读紧急避险成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起因条件。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是指必须有需要避免的危险存在。(二)时间条件。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是指危险必须正在发生。(三)对象条件。紧急避险的本质特征,就是为了保全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而将其面临的危险转嫁给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因此,紧急避险的对象,只能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即通过损害无辜者的合法权益保全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四)主观条件。紧急避险的主观条件即行为人必须有正当的避险意图。(五)限制条件。紧急避险只能是出于迫不得已。所谓迫不得已,是指当危害发生之时,除了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之外,不可能用其他方法来保全另一合法权益。


紧急避险成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起因条件。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是指必须有需要避免的危险存在。

(二)时间条件。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是指危险必须正在发生。

(三)对象条件。紧急避险的本质特征,就是为了保全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而将其面临的危险转嫁给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因此,紧急避险的对象,只能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即通过损害无辜者的合法权益保全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

(四)主观条件。紧急避险的主观条件即行为人必须有正当的避险意图。

(五)限制条件。紧急避险只能是出于迫不得已。所谓迫不得已,是指当危害发生之时,除了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之外,不可能用其他方法来保全另一合法权益。

(六)限度条件。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是指紧急避险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所谓必要限度,是指紧急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损害必须小于所避免的损害。“必要损害”的认定,应掌握以下标准:

1、一般情况下,人身权利大于财产权益。

2、在人身权利中,生命是最高权利。

3、在财产权益中,应以财产价值过去时行比较,从而确定财产权利的大小。

4、当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不能两全时,应根据权益的性质及内容确定权利的大小,并非公共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

(七)特别例外限制。根据中国刑法第21条第3款规定,紧急避险的特别例外限制,是指为了避免本人遭受危险的法律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

一、紧急避险过当要负刑事责任吗

刑法第21条第2款规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刑法理论上,把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而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行为,称为避险过当。避险过当不是一个罪名,在追究其刑事责任时,应当在确定其罪过形式的基础上,以其所触犯的中国刑法分则有关条文定罪量刑。

在避险过当的罪过形式中,大多数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在少数或个别情况下,可能由间接故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构成避险过当。由于避险过当在主观上是出于保全合法权益的动机和目的,在客观上发生在紧迫的情况下。因此,对于避险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文档

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有哪些

紧急避险成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起因条件。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是指必须有需要避免的危险存在。(二)时间条件。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是指危险必须正在发生。(三)对象条件。紧急避险的本质特征,就是为了保全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而将其面临的危险转嫁给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因此,紧急避险的对象,只能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即通过损害无辜者的合法权益保全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四)主观条件。紧急避险的主观条件即行为人必须有正当的避险意图。(五)限制条件。紧急避险只能是出于迫不得已。所谓迫不得已,是指当危害发生之时,除了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之外,不可能用其他方法来保全另一合法权益。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