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的确定原则及程序。根据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一方过错导致事故则承担全部责任,多方过错则根据过错程度分别承担责任。若无过错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无责任。故意造成事故的一方承担责任。省级公安机关可制定具体的责任确定细则。发生死亡事故时,公安机关应召集当事人到场,公开调查取证,保密或涉及秘密的证据不得公开,未到场的当事人应记录。
法律分析
(一)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2、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3、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二)省级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细则或者标准。
(三)发生死亡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前,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公开调查取得证据。证人要求保密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公开。当事人不到场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记录。
拓展延伸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流程与要点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流程与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应立即保护现场,并确保安全。其次,及时报警并等待交警到达现场进行勘查。接下来,交警将根据现场勘查、证人证言、车辆损坏情况等因素进行责任认定。要点包括:事故责任主要分为全责、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无责任;证据的重要性,如现场照片、事故报告、医疗记录等;证人证言的可信度;交通法规的适用等。最后,根据交警的认定结果,相关当事人可以进行索赔或进行法律诉讼。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公正、公平的结果。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过程需要严谨、客观。首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当事人的过错程度确定责任。其次,省级公安机关可以制定具体的责任确定细则。在发生死亡事故时,公安机关应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公开调查取证。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要点包括现场保护、报警、勘查、证据收集和法规适用。最终,当事人可以根据认定结果进行索赔或法律诉讼。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因素,以确保公正公平的结果。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一百零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邻省、市(地)、县交界的国、省、县道上,以及辖区内交通流量集中的路段,设置标有管辖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名称及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号码的提示牌。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四节 检验、鉴定 第五十七条 重新检验、鉴定应当另行委托鉴定机构。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章 总 则 第八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与司法机关、保险机构等有关部门间的数据信息共享机制,提高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