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驾驶的情况及处罚:无证驾驶包括未取得驾照、驾驶超出准驾车型、未携带驾照等情形;涉及伪造、过期、吊销驾照、军队驾照驾驶民用车、境外驾照在中国驾驶等;无证驾驶撞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一般判刑3年以下。顶替人涉及窝藏、包庇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肇事者负事故全责,逃逸或顶替者负刑事责任,最高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一、无证驾驶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1、无证驾驶,是指机动车驾驶人在未获取或持有与所驾车型相对应的合法准驾证明的情况下驾驶该机动车。
2、无证驾驶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形(有其中之一的均可认定为无证驾驶):
(1)机动车驾驶人在未经过专门的驾驶员培训学校的驾驶技能训练与考试,进而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情况下,驾驶机动车的,为无证驾驶
(2)驾驶人驾驶的机动车车型超出驾驶证核定的准驾车型的范围的,作无证驾驶处理
(3)驾驶人未随身携带与所驾车型相符的机动车驾驶证的,应视为无证驾驶
(4)使用伪造、变造驾驶证或其他非法途径获取的驾驶证,或过期超过一年而被注销,或被暂扣、吊销或撤消的,均视为无证驾驶
(5)驾驶人的年龄或健康状况不符合驾驶条件的
(6)持军队、武装警察部队驾驶证驾驶民用机动车的(有特殊许可证明的除外)
(7)持境外机动车驾驶证在中国驾驶的
二、无证驾驶撞人会受到什么处罚?
无证驾驶撞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一般来说没有加重情节的话应该判刑3年以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无证驾驶撞人叫人顶替中顶替人和肇事者分别会受到什么处罚?
对于顶替人,其触犯了《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的窝藏罪、包庇罪
《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对于肇事者,会涉及刑事责任。因为逃逸和顶替,一般负事故的全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第二条……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结语
无证驾驶是指驾驶人在未持有相应合法准驾证明的情况下驾驶机动车。无证驾驶可包括未经驾驶培训考试取得驾驶证、驾驶超出准驾车型、未携带驾驶证、使用伪造驾驶证或过期注销驾驶证、不符合驾驶条件等情形。无证驾驶撞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一般判刑3年以下。对于顶替人,触犯窝藏罪、包庇罪,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肇事者,逃逸和顶替一般负全部责任,可涉及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无证驾驶者将受到严厉处罚。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执法监督 第六十三条 交通警察执勤执法时,应当按照规定着装,佩戴人民警察标志,随身携带人民警察证件,保持警容严整,举止端庄,指挥规范。
交通警察查处违法行为时应当使用规范、文明的执法用语。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五章 行政处罚 第一节 行政处罚的决定 第五十一条 对违法行为事实清楚,需要按照一般程序处以罚款的,应当自违法行为人接受处理之时起二十四小时内作出处罚决定;处以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自违法行为人接受处理之日起三日内作出处罚决定;处以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自违法行为人接受处理或者听证程序结束之日起七日内作出处罚决定,交通肇事构成犯罪的,应当在人民法院判决后及时作出处罚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一十四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可以对违法的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依法予以处罚。对能够确定驾驶人的,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依法予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