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可以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包括物质损失、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代理人或亲属,以及国家财产或集体财产受损。因此,诈骗犯罪可引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80字)
法律分析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因此,诈骗犯罪是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
拓展延伸
诈骗案件的刑附民诉讼程序及适用条件
诈骗案件的刑附民诉讼程序是指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同时进行刑事追究和民事赔偿的一种特殊诉讼方式。适用条件包括:一是诈骗行为已构成犯罪,符合刑事立案条件;二是被害人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追究刑事责任;三是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认定可以刑附民诉讼。程序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等环节,并且在刑事审判过程中,同时考虑民事赔偿的请求。刑附民诉讼的实施可以更加全面地保护被害人的权益,加强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实现刑事与民事的有机衔接。
结语
刑附民诉讼是一种特殊的诉讼方式,可以在刑事诉讼中同时追究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被害人、其代理人或检察机关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以保护被害人的权益。该程序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和审判等环节,并在刑事审判中考虑民事赔偿请求。刑附民诉讼的实施有助于全面保护被害人权益,加强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实现刑事与民事的有机衔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