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了职务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分类。最常见的职务犯罪是贪污罪,对犯此罪的犯罪分子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渎职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是腐败现象最突出的表现,包括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对于职务犯罪,法律规定的量刑幅度需要严格依照《刑法》进行处罚。
法律分析
一、法律规定中关于职务犯罪有哪些方面?
1. 职务犯罪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类别:包括贪污贿赂犯罪、渎职罪以及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最常见的职务犯罪为贪污罪,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三百八十三条
【贪污罪的处罚规定】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二、渎职罪的主体是怎样认定的
我国刑法关于渎职类犯罪的主体规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职务犯罪主要是指掌握一定管理、支配公共财产、人事关系等多种实权的国家公务人员滥用职权、谋取私利、侵犯公共利益的高层次、高智商犯罪,其本质特征是。主要表现是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是腐败现象最突出的表现。
职务侵占罪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职务犯罪在当地的中国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犯罪的方式,而且职务犯罪也是属于一个大的犯罪的类型,其中是包括各种各样的犯罪的罪名的,比如说贪污罪,贿赂罪,还有就是职务侵占罪。不管是哪种犯罪行为,都需要严格按照《刑法》中规定的量刑幅度来进行处罚。
结语
职务犯罪包括贪污贿赂犯罪、渎职罪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其中,贪污罪是最常见的职务犯罪,对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渎职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职务犯罪是腐败现象最突出的表现,主要表现是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职务侵占罪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无论是哪种犯罪行为,都需要严格按照《刑法》中规定的量刑幅度来进行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八条 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两款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九条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