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的原则包括慰抚性原则和适当性原则。慰抚性原则认为国家赔偿只宜作象征性的抚慰,赔偿额只能限制在实际所受损失额的范围之内。适当性原则则是指国家赔偿的范围应该与受害人的实际损失相适当,不能过分高于或低于实际损失。国家赔偿的标准主要采用抚慰性原则,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法律分析
国家赔偿的原则包括哪些方面?
国家赔偿的原则主要包括慰抚性原则和适当性原则。慰抚性原则认为国家赔偿只宜作象征性的抚慰,赔偿额只能限制在实际所受损失额的范围之内。虽然应该尽可能予以赔偿,但并不一定要进行完全充分的弥补。适当性原则则是指国家赔偿的范围应该与受害人的实际损失相适当,不能过分高于或低于实际损失。
二、国家赔偿标准的标准
在《国家赔偿法》制定之初,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财政负担能力有限,同时,间接损害难以认定、计算,不宜操作,因此国家赔偿标准采用的是抚慰性原则。
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国家赔偿的计算标准如下:
1、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2、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
3、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1)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返还财产
(2)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造成财产损坏或者灭失的,能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3)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的,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不能恢复的,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4)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5)财产已经拍卖的,给付拍卖所得的价款;
(6)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
(7)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对于国家赔偿的具体标准和原则,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如果对相关情况的处理和认定不清楚的,可以聘请律师来进行专业的认定,其目的在于减少当事人的疑惑,避免当事人申请国家赔偿的过程中,因不懂法律知识而出现违法行为。
拓展延伸
国家赔偿是指国家对于因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损害而进行的赔偿。其原则和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依法原则:国家赔偿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不能违反法律规定。
2. 行政赔偿范围: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侵犯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行政赔偿责任。
3. 赔偿标准:国家赔偿的标准根据不同情况而有所不同,包括人身损害赔偿、财产损失赔偿、停产停业损失赔偿等。
4. 举证责任:在行政赔偿案件中,原告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其权益受到了损害,被告则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其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5. 时效性:国家赔偿请求权人可以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赔偿请求。
6. 司法救助:对于生活困难的受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国家可以通过司法救助措施来帮助其申请国家赔偿。
国家赔偿的原则和标准是保障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法规,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语
国家赔偿的原则包括慰抚性原则和适当性原则。慰抚性原则认为国家赔偿只宜作象征性的抚慰,赔偿额只能限制在实际所受损失额的范围之内。适当性原则则是指国家赔偿的范围应该与受害人的实际损失相适当,不能过分高于或低于实际损失。国家赔偿的标准主要采用抚慰性原则,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对于国家赔偿的具体标准和原则,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如果对相关情况的处理和认定不清楚的,可以聘请律师来进行专业的认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程序的规定(2011-03-17) 第九条 赔偿委员会审理赔偿案件,可以组织赔偿义务机关与赔偿请求人就赔偿方式、赔偿项目和赔偿数额依照国家赔偿法第四章的规定进行协商。
国家赔偿法(2012-10-26) 第一条 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程序的规定(2011-03-17) 第十条 组织协商应当遵循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一方或者双方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赔偿委员会应当及时作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