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审法院做出判决或裁定后,当事人如对一审判决或裁定不满意,可以在一审判决或裁定生效后的法定上诉期限内,向作出该判决或裁定的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二审上诉条件包括:1)有法定的上诉对象;2)有合法的上诉人和被上诉人;3)在法定期间内提起上诉;4)必须提交上诉状。且上诉状应当写下当事人姓名,原法院名称,案件的缘由编号,上诉的请求和理由等信息。
法律分析
在一审法院做出判决或裁定后,当事人如对一审判决或裁定不满意,可以在一审判决或裁定生效后的法定上诉期限内,向作出该判决或裁定的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二审上诉条件是:
(一)有法定的上诉对象。
(二)有合法的上诉人和被上诉人。
(三)在法定期间内提起上诉。
(四)必须提交上诉状。且上诉状应当写下当事人姓名,原法院名称,案件的缘由编号,上诉的请求和理由等信息。
拓展延伸
如何进行二审上诉?
二审上诉是指在上诉案件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对一审裁判不服,向二审法院提出上诉申请的行为。二审上诉的程序相对一审来说较为复杂,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定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二审上诉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1.一审裁判存在错误;
2.当事人提出上诉申请;
3.一审裁判在上诉期限内未提出上诉;
4.当事人没有提出新的证据,也没有提出新的理由。
如果二审上诉符合上述条件,当事人可以向二审法院提出上诉申请。二审法院在收到上诉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定条件的案件进行审理。如果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申请,当事人可以在收到裁定书后15日内向上级法院申请再审。
二审上诉是当事人对一审裁判不服时提出的一种救济途径。在二审过程中,当事人应当充分行使诉讼权利,提供新的证据和理由,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二审法院也应当严格审查上诉申请,确保二审程序的公正、合法。
结语
不满意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者,可在一审判决或裁定生效后的法定上诉期限内,向作出该判决或裁定的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二审上诉条件包括有法定的上诉对象、有合法的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在法定期间内提起上诉、必须提交上诉状,且上诉状应当写下当事人姓名、原法院名称、案件的缘由编号、上诉的请求和理由等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