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证据及收集方法:
劳动合同是最有力的证据,双方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最好。若无合同,可凭职工名册、考勤记录、工资支付凭证、社保缴纳记录、银行转账记录、其他职工证言等证据证明劳动关系。收集证据要提前,不要等到劳动纠纷发生才行动。特别是工伤赔偿纠纷,要确保在劳动局工伤认定科室提出申请时,有符合条件的在场工友提供证言。
法律分析
一、哪些证据能证明事实劳动关系
1、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劳动者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属于违法行为。
2、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该劳动合同就是证明双方劳动关系的最有力证据。
3、如果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方之间属于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可以通过用人单位的职工名册、考勤记录、奖罚记录、工资支付凭证或者发放记录、职工工资发放名册、为职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以及通过银行支付工资的工资卡或者转账记录、其他职工的证言等证据,来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二、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何收集
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在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证据。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称之为事实劳动关系。在事实劳动关系之下,劳动者处于一个不利的弱势地位,用人单位一旦随意解除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或者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时,劳动者将很难成功有效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劳动者的合法诉求大量得不到解决,将对劳动关系的和谐产生不利影响。
3、在未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就要收集可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此时要注意:
不要等发生劳动纠纷的时候才去收集证据,要在劳动纠纷发生前,就注意收集那些可以用于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劳动者在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往往还缺乏维权意识,不懂得在平时工作时一有机会就可以收集一些能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有力证据。
如果劳动纠纷时因劳动者工伤产生的赔偿引起的,那么要记住在劳动局工伤认定科室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往往要求做证人证言的工友必须在场并现在仍在该用人单位上班的并且要数位这样条件的工友做证言。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是证明双方劳动关系的最有力证据。如果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通过用人单位的相关记录和证言等证据来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在收集证据时,劳动者应提前注意,不要等到发生劳动纠纷才开始收集。特别是对于工伤产生的赔偿纠纷,要确保在劳动局工伤认定申请时有符合条件的工友在场并提供证言。这样的证据收集将有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二条 工会会同用人单位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教育职工以国家主人翁态度对待劳动,爱护国家和单位的财产;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进行业余文化技术学习和职工培训,参加职业教育和文化体育活动,推进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和劳动保护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
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五章 工会的经费和财产 第四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用人单位应当为工会办公和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设施和活动场所等物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