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已出台,每月将缴纳8%的养老保险费用。对于过渡期的中年人,各地采取不同措施保障待遇,如设立10年过渡期或发放过渡性养老金。部分省份尚未出台具体措施,但也设立了10年过渡期。
法律分析
截至2016年2月17日,各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均已出台,根据2015年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在养老金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告别“免缴费”时代,每月将缴纳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8%作为养老保险费用。
这次改革各地均采取了“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办法,“中人”逐步过渡的措施。
“中人”的待遇如何过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各地出台了不同的办法来保障“中人”的待遇。
截止目前,还有一些省份没有出台保障“中人”待遇的具体措施,但也设置了10年的过渡期,如山东、北京等,“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退休人员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的对比,保低限高”。还有一些省份采用“在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过渡性养老金”的方式,比如河北、江苏、山西、四川、河南、、湖南、湖北等。
拓展延伸
全国养老金并轨方案公布,公务员如何申领离退休金?
根据全国养老金并轨方案的公布,公务员申领离退休金的步骤如下:首先,公务员需要准备相关材料,包括个人身份证明、工作单位证明、离退休申请表等。接着,他们需要将这些材料提交给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或者离退休管理机构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公务员可以选择将离退休金发放到指定的银行账户或者现场领取。在申领过程中,公务员还需要留意相关和规定的变化,以确保申领流程的顺利进行。总之,公务员可以通过按照规定的步骤和要求,申领自己应得的离退休金。
结语
经过各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金并轨已成为现实,每月将缴纳8%的养老保险费用。对于中间过渡期的中人,各地都出台了不同的措施来保障他们的待遇。虽然仍有一些省份尚未具体出台措施,但他们也设立了10年的过渡期,以确保新老待遇的对比,保障退休人员的权益。此外,公务员申领离退休金的步骤也有了明确的规定,只需按照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并留意变化,即可顺利领取应得的离退休金。这次改革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障带来了积极的变化,为他们的晚年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009修正):第六章 待遇 第三十二条 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六章 生 育 保 险 第五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章 生 育 保 险 第五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