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终审后,检察院可以提出抗诉,法院将重新审理案件。再审案件可按一审或二审程序进行,判决结果为终审。再审案件应在3个月内审结,最长延期不超过6个月。接受抗诉的法院应在一个月内作出决定,并指令下级法院再审。综上所述,只要有合法证据,法院会受理并支持检察院的抗诉,进行再审。案件处理方式因情况而异,只要合法,就会得到处理。
法律分析
是可以的;《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第二百四十四条上级人民法院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指令原审人民法院以外的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更为适宜的,也可以指令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第二百四十五条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再审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第二百四十六条人民法院决定再审的案件,需要对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决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再审案件,需要对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的,由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的案件,可以决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第二百四十七条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对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日起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下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期限适用前款规定。综合上面所说的,法院终审之后就意味着判决结果已经出来,但如果检察院要进行抗诉的话,那么也可以得到支持的,只要有合法的证明就一定能得到支持,从而法院可以进行再审,所以,案件的处理都是有不同的方式,只要合法就可以得到受理。
结语
法院终审后,判决结果已定,但若检察院提出抗诉并提供合法证据,法院可进行再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43、244、245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检察院对已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发现错误时,有权向同级法院提出抗诉。被受理的案件将重新组成合议庭审理,如原判决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可指示下级法院再审。再审案件的处理程序根据一审或二审情况而定,法院开庭审理再审案件时,同级检察院应派员出席。法院可决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再审案件应在三个月内审结,可延长至六个月。抗诉案件应在接受抗诉后一个月内作出决定,下级法院审理案件期限适用前款规定。综上所述,只要合法,案件处理将有不同方式,抗诉将得到支持,法院将予以受理。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