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后,买方毁约需要维护自身权益,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行政等方式解决纠纷;卖方违约时应承担违约责任,买方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获得赔偿;当事人可约定违约金或按损失赔偿额计算赔偿。
法律分析
一、签了房屋买卖合同买方毁约怎么办?
购房者手里面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是房主毁约的,则可以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解决购房过程中发生的房产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行政等办法加以解决。签了购房合同,就是合法有效的,房主想违约是不行的。如果房主想解除房屋买卖合同,必须与买方协商,经过买方同意。即使买方同意退房,因为是房主违约,估计房主也要承担违约责任,赔偿买方的损失。如果买方不同意解除合同,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决房主继续履行合同。法院一定会支持的。
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后,由于买方经济能力关系而导致无法继续履行合同,构成合同违约,这应当对卖方承担违约责任。所以,买方在签订合同前,首先要对购买房屋的品质和环境做认真的考察;其次,一定要仔细考虑自己的房款来源以及后续支付能力,防止陷入因为一时冲动而购房,导致违约的尴尬境地。如果确实履行不能,要勇于承担违约责任,尽快解除房屋买卖合同,防止陷入债务泥潭而无法自拔。
二、存在合同毁约行为怎么解决?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实际操作中,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在履行购房合同义务时,出现了违约行为,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继续履行合同义务的责任;也可以要求违约方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赔偿守约方的损失;还可以选择按照合同规定,支付违约金,然后跟违约方解除合同。
结语
购房者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后,若房主毁约,购房者可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房主想解除合同需与买方协商,并承担违约责任赔偿买方损失。若买方不同意解除合同,可向法院起诉要求房主履行合同。签订合同前,买方应慎重考虑房屋品质、经济能力,避免因冲动购房而违约。若确实无法履行,应勇于承担违约责任,及时解除合同,避免陷入债务困境。合同毁约时,违约方应承担继续履行、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责任。赔偿额应相当于违约所致损失,但不得超过预见的损失。守约方可要求违约方履行合同、采取补救措施或支付违约金解除合同。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或者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的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期限届满后超过一年,由于出卖人的原因,导致买受人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解除权人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