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可分为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指违反行政法律法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指违反交通法规导致的损害赔偿责任,刑事责任指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而被判刑的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
第一种是行政责任,交通事故的行政责任是指事故上当事人或者对交通事故负有防范、处理职责的单位和人员,因为其交通事故侵害行为或者失职、渎职行为违反行政法律、法规,构成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或者行政违法行为,而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二种是民事责任,交通事故民事责任也就是交通事故中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它属于民事责任中的侵权责任,即是指当事人的违反交通事故法律法规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依法承担的民事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主要指对人员伤亡所造成经济损失的补偿和车辆损害牲畜伤亡等直接经济损失民事责任的承担。
第三种是刑事责任,交通事故刑事责任是根据我国《刑法》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拓展延伸
开车撞人事故的法律责任与赔偿问题
开车撞人事故的法律责任与赔偿问题是一个涉及许多方面的复杂问题。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国家的法律规定,开车撞人可能涉及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在刑事责任方面,驾驶人可能面临被起诉的风险,根据事故的情节和后果,可能被判处罚款、吊销驾照、甚至监禁等刑罚。在民事责任方面,驾驶人可能需要承担对受害人的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用、精神损失、残疾赔偿等。同时,保险公司也会参与其中,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因此,对于开车撞人事故,驾驶人应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保持安全驾驶,避免发生此类事故,同时及时与保险公司联系,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责任。
结语
交通事故涉及行政、民事和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指违反交通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指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对受害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刑事责任则根据事故情节和后果,可能导致罚款、吊销驾照或监禁等刑罚。开车撞人事故的法律责任与赔偿问题复杂,驾驶人应遵守交通规则,保持安全驾驶,并及时与保险公司联系,了解自身权益和责任。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章 报警和受案 第十五条 载运爆炸性、易燃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品车辆发生事故的,当事人应当立即报警,危险物品车辆驾驶人、押运人应当按照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操作规程的规定,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交通警察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应当按照规定使用执法记录设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章 执法监督 第一百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公布举报电话,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并及时调查核实,反馈查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