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河北省二胎产假按照国家规定如下:
1.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女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九十八天产假外,可享受延长产假六十天。其中,产前可休假十五天;难产的,可增加产假十五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可增加产假十五天。
2. 女职工怀孕未满四个月流产的,享受十五天产假;怀孕满四个月流产的,享受四十二天产假;怀孕七个月以上终止妊娠的,除给予四十二天规定产假外,经与用人单位协
法律分析
2022年河北省二胎产假按照国家规定如下:
根据《河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九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女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九十八天产假外,可享受延长产假六十天。其中,产前可休假十五天;难产的,可增加产假十五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可增加产假十五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四个月流产的,享受十五天产假;怀孕满四个月流产的,享受四十二天产假;怀孕七个月以上终止妊娠的,除给予四十二天规定产假外,经与用人单位协商还可以享受最长为五十六天的延长假。
《河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哺乳期女职工下列劳动保护:
(一)不安排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二)对哺乳未满一周岁婴儿的,不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
(三)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一小时哺乳时间。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天增加一小时哺乳时间。哺乳时间可以一次使用,也可以分次使用或者折合成一定天数使用;
(四)产假期满,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批准,哺乳期可以休假至婴儿满一周岁,请假期间的待遇由双方协商确定;
(五)婴儿满一周岁后,经医疗机构确诊为体弱儿的,可以适当延长该女职工的哺乳期,但最长不超过六个月。
拓展延伸
2023年,河北省发布二胎产假国家规定,明确了二胎产假长度、生育津贴和产假衔接等问题。根据规定,二胎产假为98天,自分娩当天开始计算,产前休假15天;生育津贴按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发放,生育医疗费用按90%报销。此外,对于二胎或多胎,产假可累计,但最长不超过128周。在衔接方面,育儿假与二胎产假可相互抵消,但最长不能超过15天。对于违反规定的用人单位,将面临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法律制裁。
结语
2022年河北省二胎产假按照国家规定如下: 根据《河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九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女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九十八天产假外,可享受延长产假六十天。其中,产前可休假十五天;难产的,可增加产假十五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可增加产假十五天。女职工怀孕未满四个月流产的,享受十五天产假;怀孕满四个月流产的,享受四十二天产假;怀孕七个月以上终止妊娠的,除给予四十二天规定产假外,经与用人单位协商还可以享受最长为五十六天的延长假。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哺乳期女职工不安排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哺乳未满一周岁婴儿的,不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一小时哺乳时间。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天增加一小时哺乳时间、产假期满,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批准,哺乳期可以休假至婴儿满一周岁,请假期间的待遇由双方协商确定、婴儿满一周岁后,经医疗机构确诊为体弱儿的,可以适当延长该女职工的哺乳期,但最长不超过六个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21修正):第三章 生育调节 第十 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21修正):第四章 奖励与社会保障 第三十一条 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国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给予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奖励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单位落实的,有关单位应当执行。
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按照规定应当享受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奖励扶助的,继续享受相关奖励扶助,并在老年人福利、养老服务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先和照顾。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21修正):第三章 生育调节 第二十条 育龄夫妻自主选择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