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因公死亡可获得40个月基本工资,因病死亡可获得20个月基本工资,丧葬费标准为因病4000元,因工(公)5000元。
法律分析
一、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
1、因公死亡的一次性抚恤金本人40个月基本工资;
2、因病死亡的一次性抚恤金本人20个月基本工资;
3、丧葬费标准:因病4000元;因工(公)5000元。
二、法律依据:
《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第一条
自2004年10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照以下标准执行:烈士为本人生前8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因公牺牲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为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按现行渠道解决。
拓展延伸
抚恤金发放标准如何确定及执行方式
抚恤金发放标准的确定及执行方式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而制定的。通常,该标准会考虑受益人的身份、损失程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具体而言,抚恤金的发放标准可能涉及受益人的年龄、职业、收入状况等个人情况的评估,以及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等因素的考虑。执行方式方面,通常由相关政府部门或机构负责实施,包括受理申请、审核资格、核定金额、发放流程等。执行过程中需要确保公平、公正、透明,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以保障抚恤金的合理发放。
结语
根据《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第一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的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已明确规定。根据个人情况和事件性质的考虑,抚恤金的发放标准会有所不同。在确定和执行抚恤金发放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受益人的身份、损失程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并确保公平、公正、透明的执行方式。相关政府部门或机构负责实施抚恤金的申请受理、资格审核、金额核定和发放流程,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以确保抚恤金的合理发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六章 财产权益 第五十九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其继承权不受子女代位继承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