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赔偿金,按劳动者工龄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法律依据为《劳动合同法》第87条。劳动合同签订日期可早于实际用工,劳动关系以实际入职时间为准,合同有效。法律依据为《劳动合同法》第10条。
法律分析
一、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有赔偿
1、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有赔偿。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可以获得劳动赔偿金,劳动赔偿金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则是按照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区别计算的,每满一年按一个月工资支付补偿金。赔偿金即每满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劳动合同日期能提前签吗
1、劳动合同关系建立于实际用工之日,故而劳动合同签订日期是否早于实际用工并没有影响。劳动合同签订时间与劳动者实际入职时间不一致的,双方劳动关系建立时间以劳动者实际入职时间为准,劳动合同有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拓展延伸
提前解约劳动合同:公司的赔偿责任究竟是如何确定的?
在提前解约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确定公司的赔偿责任主要涉及以下因素:1.合同约定:首先,需要检查劳动合同中是否有关于提前解约的条款,是否规定了赔偿责任的具体内容和标准。2.法律法规:根据国家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如《劳动合同法》,对提前解约的赔偿责任进行了规定,可能涉及违约金、经济补偿等。3.具体情况:赔偿责任的确定还需考虑具体情况,如提前解约的原因、双方协商的意愿、劳动者的损失等。最终,根据合同约定、法律法规和具体情况综合判断,确定公司的赔偿责任。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指导,具体情况需咨询专业律师。
结语
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有权获得劳动赔偿金,赔偿金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每满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另外,劳动合同签订日期早于实际用工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建立,劳动合同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工前订立的劳动合同有效,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三条 【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三条 【无营业执照经营单位的法律责任】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