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关侦查终结后,应将案件移送人民审查起诉。人民负责核对和检验机关的侦查工作,确保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正确、法律手续完备,并决定是否起诉。机关不能直接提起诉讼,而人民也不会在不审查的情况下起诉。两者在诉讼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确保公正和合法性。
法律分析
一、办理诉讼案件的审查起诉机关是哪个
公诉案件当中的审查起诉机关是人民,根据刑事诉讼法和有关规定,侦查机关对于侦查终结的案件做出移送人民审查起诉决定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事实清楚;
(2)证据确实、充分;
(3)犯罪的性质和罪名认定正确;
(4)法律手续完备;
(5)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二、机关应该什么时候把案件移送人民检察审查起诉
1、机关在侦查终结后吧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当然根据案情不同,侦查期限也会不一样样;
2、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批准延长一个月。
第一百二十五条因为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由最高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延期审理。
第一百二十六条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第一百二十七条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依照本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二个月。
第一百二十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发现之日起依照本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
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审查起诉。
第一百二十九条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审查决定。
所以说,绝大多数公诉案件当中,机关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负责侦查工作,机关不能越过人民直接提起诉讼,而人民对于机关所移交的案件,也不可能在不审查的情况下就起诉。人民的审查起诉工作是为了核对和检验机关的侦查工作。
结语
在公诉案件中,人民是负责审查起诉的机关。根据刑事诉讼法和相关规定,侦查机关在侦查终结后,应当具备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认定正确、法律手续完备以及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等条件,将案件移送人民审查起诉。机关在侦查终结后应当将案件连同起诉意见书、案卷材料和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审查决定。因此,机关和人民在公诉案件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相互配合,确保侦查和审查起诉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组织法(2018修订):第二章 人民的设置和职权 第二十一条 高级人民审理下列案件:
(一)法律规定由其管辖的第一审案件;
(二)下级请审理的第一审案件;
(三)最高人民指定管辖的第一审案件;
(四)对中级人民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抗诉案件;
(五)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再审案件;
(六)中级请复核的死刑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组织法(2018修订):第二章 人民的设置和职权 第二十三条 中级人民审理下列案件:
(一)法律规定由其管辖的第一审案件;
(二)基层请审理的第一审案件;
(三)上级人民指定管辖的第一审案件;
(四)对基层人民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抗诉案件;
(五)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再审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二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六十 人民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