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老板不签劳动合同,员工可要求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员工可获得双倍工资,需提供证据。不签合同导致试用期无法约定,增加用人风险。员工和技术人员难以稳定,可随时离职且无需提前通知。补偿计算按工作年限和平均工资确定。工资包括各种形式的报酬。
法律分析
一、企业老板迟迟不签劳动合同咋办
(一)出现公司一直不给签劳动合同的,按下列的方法处理:
1、收集好录音、证据,工资支付凭证、考勤记录等凭证。
2、向用人单位提出要求赔偿。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向劳动者支付2倍的工资。双倍工资是指劳动者每月实发的工资的双倍,已发放工资部分应该扣除。
二、单位不与员工签合同的后果
(一)支付双倍工资。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无法约定劳动者的试用期。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对新招员工就难以约定试用期,直接招用,不仅需要增加试用期期间的支出,而且容易带来用人风险。
(三)难以稳定员工和技术人员。如果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职工可以说走就走,无需提前一个月打离职报告,法律不追究其责任。技术人员也同样。如果用人单位与技术人员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仅可以说走就走,无许承担培训费用。
三、补偿的计算方式
(一)年限计算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二)工资计算基数: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这里的工资是指劳动者的应得工资,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结语
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如果企业老板拖延签署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收集相关证据,如录音、工资支付凭证等;2、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作为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支付二倍工资。此外,不签合同还可能导致无法约定试用期,难以稳定员工和技术人员。补偿计算方式为按年限支付一个月工资,工资基数为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二条 【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