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被开除,劳动者仍可获得应得工资。工资是对劳动的报酬,不因开除而停止支付。若开除违反规定或未经程序,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追回工资。即使开除符合规定,工资仍需结算,否则视为拖欠员工工资。
法律分析
即使打架被开除,劳动者仍然可以拿到属于自己的工资。一、工资是提供劳动的对价,不会因为被开除就领不到应领的工资。二、对打架开除,如果没有经过合规的程序制定厂规予以规定,则工厂扣工资并解除劳动合同(开除)的行为违法,可申请劳动仲裁,对开除行为予以纠正,同时补发工资;如果打架开除的厂规是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开除行为有效,但在开除劳动者之前,劳动者应领工资要予以结算,否则,视为拖欠员工工资。
拓展延伸
维权指南:公司开除后未支付工资的应对策略
面对公司开除后未支付工资的情况,您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与公司进行沟通,明确工资未支付的原因,并要求解决。如果沟通无果,可以寻求劳动仲裁或提起劳动法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同时,收集相关证据,如工资条、劳动合同等,以支持您的主张。此外,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了解法律规定和适用的程序,以确保您的权益得到保障。在维权过程中,保持冷静、理性,并遵守法律程序,以提高胜诉的机会。记住,坚守自己的权益是合法合理的行为,不要轻易放弃,为自己争取应有的工资。
结语
即使被开除,劳动者仍有权获得应得的工资。工资是劳动的对价,不因开除而被剥夺。若开除没有经过合规程序,工厂扣工资并解除合同的行为是违法的,可通过劳动仲裁予以纠正并补发工资。若开除程序合法,劳动者在被开除前也应获得工资结算,否则视为拖欠。面对未支付工资,可与公司沟通解决,如无果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收集证据并咨询律师,坚守权益,不轻易放弃。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风险提醒】在当下全球经济环境初始复苏的阶段,有许多企业不得不面临裁员降薪的境况,而在这种情形下,难免会产生有劳动者被无故开除的事实,此时劳动者急需维护自己的权益。【专家建议】发生劳动纠纷,第一时间与单位沟通,若沟通无效,建议尽快咨询专业的劳动纠纷律师。律师在此期间可以帮您:1、收集证据,如果是被开除并无理由刁难不发工资,适当注意保留聊天记录or谈话录音。2、如果跟单位协商不成不予补偿。此时律师需要协助劳动者向劳动监察反应情况,用人单位虽然有权对员工进行裁调,但应当在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行使该管理权。3、劳动者被裁员期间,身心俱疲,除了需要继续找工作以维持家用,便是处理裁员赔偿问题,此时作为专业人士,律师可以全面高效的帮助劳动者解决一桩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