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旅游法》第65条和第67条第一项规定,旅游者有权在旅游行程结束前解除合同。组团社应在扣除必要费用后将余款退还旅游者。此外,如果因不可抗力或旅行社已尽合理注意义务仍无法避免影响旅游行程的事件,旅行社和旅游者均有权解除合同。如果合同无法完全履行,旅行社可以在合理范围内变更合同并向旅游者作出说明,但如果旅游者不同意变更,可以解除合同。
法律分析
旅游者能够单方解除。
根据《旅游法》第六十五条规定,旅游行程结束前,旅游者解除合同的,组团社应当在扣除必要的费用后,将余款退还旅游者。
第六十七条第一项规定,因不可抗力或者旅行社、履行辅助人已尽合理注意义务仍不能避免的事件,影响旅游行程的,按照下列情形处理:
(一)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旅行社和旅游者均能够解除合同。合同不能完全履行的,旅行社经向旅游者作出说明,能够在合理范围内变更合同;旅游者不同意变更的,能够解除合同。
拓展延伸
旅游者是否能够自行终止旅游合同?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旅游者在特定情况下有权自行终止旅游合同。例如,如果旅行社违反合同约定,未能提供合理的服务或造成旅游者的损失,旅游者可以行使解除合同的权利。此外,如果旅游者在合同签订后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如重大疾病、意外事故等,影响其旅行计划,也可以考虑解除合同。然而,解除合同前,旅游者应当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是否存在解除合同的特定条件和程序。在解除合同时,旅游者应尽量与旅行社协商解决争议,如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寻求法律途径来保护自身权益。总之,旅游者在特定情况下具有终止旅游合同的权利,但需依法行使并尽量与旅行社进行有效沟通和协商。
结语
根据《旅游法》相关规定,旅游者在特定情况下有权解除旅游合同。例如,旅行社未能履行合同约定或造成旅游者损失,旅游者可以行使解除合同的权利。同时,如果旅游者遭遇不可抗力事件影响旅行计划,也可考虑解除合同。在解除合同前,旅游者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解除合同的条件和程序。在解除合同时,旅游者应与旅行社协商解决争议,如无法达成一致,可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身权益。总之,旅游者在特定情况下具有解除合同的权利,但需依法行使,并与旅行社进行有效沟通和协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8修正):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零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导游证或者不具备领队条件而从事导游、领队活动的,由旅游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予以公告。
导游、领队违反本法规定,私自承揽业务的,由旅游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并暂扣或者吊销导游证。
导游、领队违反本法规定,向旅游者索取小费的,由旅游主管部门责令退还,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暂扣或者吊销导游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8修正):第五章 旅游服务合同 第六十五条 旅游行程结束前,旅游者解除合同的,组团社应当在扣除必要的费用后,将余款退还旅游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8修正):第五章 旅游服务合同 第六十七条 因不可抗力或者旅行社、履行辅助人已尽合理注意义务仍不能避免的事件,影响旅游行程的,按照下列情形处理:
(一)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旅行社和旅游者均可以解除合同。合同不能完全履行的,旅行社经向旅游者作出说明,可以在合理范围内变更合同;旅游者不同意变更的,可以解除合同。
(二)合同解除的,组团社应当在扣除已向地接社或者履行辅助人支付且不可退还的费用后,将余款退还旅游者;合同变更的,因此增加的费用由旅游者承担,减少的费用退还旅游者。
(三)危及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的,旅行社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因此支出的费用,由旅行社与旅游者分担。
(四)造成旅游者滞留的,旅行社应当采取相应的安置措施。因此增加的食宿费用,由旅游者承担;增加的返程费用,由旅行社与旅游者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