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取保候审”到何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23 22:34:01
文档

“取保候审”到何时?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如果涉嫌罪名较轻,或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在交纳保证金或由第三人提供担保后,可以不予羁押,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的请求,既可由犯罪嫌疑人自己提出,亦可由其亲属申请。而安庆市这起案件,提出取保候审申请的是县,所持理由是“招商引资”,而最后达到的效果,却是犯罪嫌疑人与县领导“把酒祝贺”,司法程序与法律尊严受到玷污。类似太湖县这种“滥用行政权力干预司法”的行径,不断见诸报端。而问题出在“取保候审”程序上,也并不奇怪。一般来说,司法程序里最易滋生的环节,多为衔接松紧、界定含糊的关键点。取保候审,正是这么一个容易出问题的“点”。说其关键,是因为它关系到释放或是羁押,而犯罪嫌疑人审前是否被羁押,对案件未来走向显然有着很大影响。
推荐度:
导读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如果涉嫌罪名较轻,或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在交纳保证金或由第三人提供担保后,可以不予羁押,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的请求,既可由犯罪嫌疑人自己提出,亦可由其亲属申请。而安庆市这起案件,提出取保候审申请的是县,所持理由是“招商引资”,而最后达到的效果,却是犯罪嫌疑人与县领导“把酒祝贺”,司法程序与法律尊严受到玷污。类似太湖县这种“滥用行政权力干预司法”的行径,不断见诸报端。而问题出在“取保候审”程序上,也并不奇怪。一般来说,司法程序里最易滋生的环节,多为衔接松紧、界定含糊的关键点。取保候审,正是这么一个容易出问题的“点”。说其关键,是因为它关系到释放或是羁押,而犯罪嫌疑人审前是否被羁押,对案件未来走向显然有着很大影响。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如果涉嫌罪名较轻,或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在交纳保证金或由第三人提供担保后,可以不予羁押,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的请求,既可由犯罪嫌疑人自己提出,亦可由其亲属申请。而安庆市这起案件,提出取保候审申请的是县,所持理由是“招商引资”,而最后达到的效果,却是犯罪嫌疑人与县领导“把酒祝贺”,司法程序与法律尊严受到玷污。 类似太湖县这种“滥用行政权力干预司法”的行径,不断见诸报端。而问题出在“取保候审”程序上,也并不奇怪。一般来说,司法程序里最易滋生的环节,多为衔接松紧、界定含糊的关键点。取保候审,正是这么一个容易出问题的“点”。说其关键,是因为它关系到释放或是羁押,而犯罪嫌疑人审前是否被羁押,对案件未来走向显然有着很大影响。说其含混,是因为法律并未明确取保候审的标准,以及违反相关义务的具体责任。而一些权钱交易,就容易在上述一紧一松的过程中出现。 对司法机关来说,涉及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犯罪嫌疑人的取保候审,法律只要求“不致发生社会危险”。但任何人都可以看出,这里的“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是一个抽象、空洞的概念,任何一个非暴力犯罪的犯罪嫌疑人,都可能因“不致发生社会危险”而被取保候审。换言之,任何一个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人,也可能被以“有可能导致社会危险”为由,而被不必要地继续羁押。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取保候审在实践中缺乏有效制约,很容易成为一些司法部门自我授权、自我执行的工具。而《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关于“对需要逮捕而证据还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审”的要求,有时也可能成为滥用取保候审的“理由”。某些司法部门在错误立案、错误拘留,最终导致无法批捕后,纷纷以该条为“台阶”将被拘留者取保候审,名为证据不足,实际是想为达到变相撤案的目的。 对犯罪嫌疑人来说,现行取保候审制度对其的制约也显不足。以安庆市这名犯罪嫌疑人为例,如果其在取保候审期间逃跑,顶多保证金被没收、保证人被罚款,其行为却不能认定为“脱逃罪”。而当他见情势不对,又返回投案时,反而会因“自首”情节获得从轻、减轻处罚的机会,这显然是“又得便宜又卖乖”。 立法者当初设置取保候审程序,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轻罪者的羁押,避免刑事强制措施的过分严苛,但立法上的粗疏环节,难免给了枉法者浑水摸鱼、投机取巧的机会,这其中既包括某些不负责任的执法者,也包括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所谓招商引资的“大局”,不过是取保候审程序被滥用的“借口”之一,要想堵住万千悠悠之“口”,需要秉公执法、司法的理念,更需要取保候审制度的早日修订与完善,使其标准、程序、责任愈加合理、明确、清晰。

文档

“取保候审”到何时?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如果涉嫌罪名较轻,或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在交纳保证金或由第三人提供担保后,可以不予羁押,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的请求,既可由犯罪嫌疑人自己提出,亦可由其亲属申请。而安庆市这起案件,提出取保候审申请的是县,所持理由是“招商引资”,而最后达到的效果,却是犯罪嫌疑人与县领导“把酒祝贺”,司法程序与法律尊严受到玷污。类似太湖县这种“滥用行政权力干预司法”的行径,不断见诸报端。而问题出在“取保候审”程序上,也并不奇怪。一般来说,司法程序里最易滋生的环节,多为衔接松紧、界定含糊的关键点。取保候审,正是这么一个容易出问题的“点”。说其关键,是因为它关系到释放或是羁押,而犯罪嫌疑人审前是否被羁押,对案件未来走向显然有着很大影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