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绝对不起诉和相对不起诉的区别:
绝对不起诉,指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起诉,其具体条件是:
1、情节显著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而相对不起诉,是指人民对侦查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经过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时,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在相对不起诉的条件下,人民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也可以作出起诉决定。
相对不起诉的条件是什么
相对不起诉,是指人民对侦查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经过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时,可以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在相对不起诉的条件下,人民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也可以作出起诉决定。
适用相对不起诉应具备以下法定条件:
1.人民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犯罪行为情节轻微。
3.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七条 法定不起诉的条件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不起诉和免于起诉的区别
不起诉和免于起诉的区别在于:(1)不起诉是在犯罪嫌疑人没有构成犯罪或者虽然构成犯罪,但依照法律规定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免予起诉是被告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在应负刑事责任的前提下,只是由于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可以免除刑罚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2)不起诉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只要存在法律上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之一时,人民就应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免予起诉的适用,需由人民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斟酌法律上的规定作出具体决定。
法律依据: 该内容由 齐凤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