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法律援助制度:经济困难或无法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公民可申请法律援助。援助范围包括刑事案件、赡养费、赔偿请求等。申请需提供身份证明、相关材料和经济状况证明。申请流程包括初审、咨询、主任审批、通知申请人和承办人等步骤。
法律分析
需要缴纳诉讼费,条件困难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司法所法律援助制度
(一)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
1、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公民,可以获得法律援助:
(1)住所在本地或者事由发生在本地;
(2)有证据证明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服务;
(3)经济困难或者发生突发性事件无能力支付或者无能力完全支付法律服务费用。
前款所称经济困难的标准,按照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
2、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刑事诉讼中由法院指定刑事辩护的被告人。
(二)法律援助的范围
1、刑事案件;
2、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法律事项;
3、除责任事故外,因公受伤害请求赔偿的法律事项;
4、盲、聋、哑人和其他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追索侵权赔偿的法律事项;
5、请求国家赔偿的诉讼案件;
6、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
7、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法律事项;
8、其他确需法律援助的法律事项。
(三)申请法律援助需提交的材料申请法律援助,应当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并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交下列材料:
1、居民身份证、户籍证明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明;
2、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服务的有关材料;
3、住所地的民政部门或者有关单位出具的本人以及其家庭经济
状况证明;
4、法律援助机构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四)法律援助实施程序
1、申请人提出申请;
2、接待人员初审;
3、同意申请不同意申请;
4、(填写《申请表》)(提供法律咨询);
5、“中心”主任审批;
6、批准不批准;
7、(通知申请人);
8、通知申请人通知承办人;
9、结案归档。
结语
法律援助制度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了法律服务的机会。只要符合条件,您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来缴纳诉讼费用。法律援助的范围包括刑事案件、赡养费、赔偿请求等多个方面。申请法律援助时,您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明、经济状况证明等。申请流程包括初审、审批、通知等环节。法律援助制度旨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为您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
法律依据
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
《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