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在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执行程序中,执行法院需要确定被执行人的财产是否可以被执行。对于可执行的财产,执行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实现对赔偿款的追偿,而对于不可执行的财产,则需要执行法院采取其他方式进行追偿。因此,正确判断可执行和不可执行的财产是执行程序的关键。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执行赔偿裁定的程序,适用本法有关执行的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财产查控的范围应当根据债权的种类及数额确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和保全法》第四十四条:被执行人的财产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执行:(一)不属于被执行人的财产;(二)不得依法被执行的财产;(三)执行时已被查封、扣押、冻结或者其他被执行人不得支配的财产;(四)已经作为抵债物或者已经由债权人占有。
综上所述,判断可执行和不可执行的财产需要根据债权的种类及数额确定,并参照执行和保全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