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单位对其员工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公司犯罪引起的民事赔偿应由公司承担。而在民事诉讼中,受损害方可以与公司达成和解协议,达成协议后可以依法解决民事纠纷。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和解涉及到双方的权利和利益,应当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和解协议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能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否则将被法院判定为无效。
另外,如果公司犯罪行为涉及到刑事责任,那么民事赔偿与刑事责任的追究并不矛盾,两者可以同时进行。在此情况下,受害人有权要求公司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四条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或者关闭的,单位应当负担罚金和其他判决的义务。
第一百三十五条单位对它的员工、代表人员、委托人员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第二百三十二条当事人可以自行解决民事纠纷,也可以协议请求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当事人协议解决民事纠纷的,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解决民事纠纷的协议,经人民调解组织确认的,发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