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工出事故后,应及时救治并办理工伤认定。雇主应承担赔偿责任,第三方也可被要求赔偿。发包人、分包人应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工伤的情形,包括工作时间和场所内的事故伤害、职业病、工作期间外因工受伤、上下班途中非本人责任的交通事故等。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不适用其他规定。
法律分析
一、临时工做事出了事故怎么办
临时工出了事故的,第一时间应该及时进行救治,如果形成劳动关系的,申请工伤认定。如果是劳务关系的,由用工单位负责赔偿。
二、相关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一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不适用本条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工伤保险条例》对临时工发生事故的责任和赔偿进行了明确规定。如果临时工在工作中遭受人身损害,应及时进行救治,并根据劳动关系或劳务关系向相应单位申请工伤认定或赔偿。雇主在雇佣活动中对雇员人身损害负有赔偿责任,如有第三人造成损害,赔偿权利人可请求第三人或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发包人、分包人在安全生产事故中应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的定义和范围也有明确规定。根据具体情形,可依法认定为工伤并享受相应保险待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五条 工会发现企业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现明显重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企业应当及时研究答复;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时,工会有权向企业建议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企业必须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八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发生停工、怠工事件,工会应当代表职工同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者有关方面协商,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并提出解决意见。对于职工的合理要求,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予以解决。工会协助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做好工作,尽快恢复生产、工作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六条 工会有权对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进行调查,有关单位应当予以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