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闯民宅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根据我国《刑法》处罚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非法侵入住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拘留、罚款或警告。非法侵入住宅与非法搜查罪的区别在于是否侵犯人身自由,应根据行为人的目的行为定罪处罚,不另定非法侵入住宅罪实行数罪并罚。
法律分析
一、强闯民宅怎么处罚
闯民宅情节严重,则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根据我国《刑法》,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构成此罪的从重处罚。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15日以下拘留、罚款或者警告。
1、《宪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害公民的住宅。
2、《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还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3、《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
二、非法侵入住宅罪该如何认定
(一)本罪与非法搜查罪的界限。
非法搜查罪的对象也包括他人的住宅,当行为人非法搜查他人住宅时,和非法侵人住宅罪一样,也侵犯了他人的居住安全权利。但两罪不同的是,非法搜查罪也可以是对人身的搜查,非法侵入住宅则不直接侵犯人身自由;非法搜查罪只能以作为形式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则既可由作为形式构成,也可以以“拒不退出”即不作为的形式构成。实践中应当注意,如果行为未经同意强行进人他人住宅进行非法搜查的,对行为人应以其目的行为即非法搜查罪定罪处罚。
(二)本罪与其他犯罪的罪数问题。
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往往与其他犯罪行为结合在一起,如人室盗窃、抢劫、强奸、杀人等。对这种情况,应以行为人实施的目的行为定性,而不另定非法侵入住宅罪实行数罪并罚。
结语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强闯民宅的处罚有明确规定。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不同,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的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构成此罪的处罚更为严厉。若情节较轻,未达到刑事处罚的程度,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15日以下拘留、罚款或警告。非法侵入住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的规定,同时也违反了非法搜查他人住宅的规定。与非法搜查罪相比,非法侵入住宅罪主要侵犯了居住安全权利,而非法搜查罪更多涉及对人身的搜查。对于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应根据其目的行为定性,并不另行设立非法侵入住宅罪进行数罪并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七章法律责任第七十八条行政机关违反本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自行收缴罚款的,财政部门违反本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向行政机关返还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拍卖款项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二章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第十一条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法律对违法行为未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为实施法律,可以补充设定行政处罚。拟补充设定行政处罚的,应当通过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并向制定机关作出书面说明。行政法规报送备案时,应当说明补充设定行政处罚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五章行政处罚的决定第三节普通程序第六十二条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未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向当事人告知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内容及事实、理由、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不得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明确放弃陈述或者申辩权利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