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是指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对因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的一种方式。在此情况下,刑事诉讼程序的实施对民事诉讼的起诉时效没有任何影响。然而,如果在规定的诉讼时限内未提起民事诉讼或未达成民事协议,将会有一系列不利后果。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二条:“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应当自知道受害人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提起;逾期不提起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因刑事犯罪所造成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被害人有权依法向犯罪人或其民事责任承担机构提起民事诉讼,请求赔偿损失。民事诉讼时效期间自侵权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民事赔偿请求权的行使,不得妨碍刑事责任的追究。”
因此,如果被害人或其代理人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达成民事协议,被害人将失去索赔的权利,无法获得相应的赔偿。此外,如果在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时限内未达成民事协议或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将不会受理后续的民事诉讼请求,被害人将面临无法得到赔偿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