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案件是指依法终止已侦查的案件,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需报请上级批准,并出具相应决定书或通知书。审判过程中,公诉人、自诉人撤诉或法院驳回自诉案件,案件终止并注销。
法律分析
撤销案件是指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对已经侦查的案件,因为存在法定的情形依法予以撤销,终止诉讼。撤销案件,公安机关应当报请上级领导审查批准,然后写出撤销案件报告。检察机关在办理直接受理侦查的刑事案件,对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被告人,可以决定撤销案件。对决定撤销的案件,应制作撤销案件决定书。公安机关对决定撤销的案件,应写出撤销案件通知书,报送检察机关。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审判过程中,因公诉人撤回起诉,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裁定驳回,诉讼程序即告终止,人民法院应将案件注销。
拓展延伸
撤销案件的法律程序和实际操作指导
撤销案件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法定情形,对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等作出的决定进行撤销的法律程序。撤销案件的法律程序包括申请撤销、审查受理、证据审查、庭审等环节,其中涉及到的法律规定、程序要求和证据要求需要严格遵守。实际操作指导方面,需要依据具体案件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和判断,包括撤销案件的合理性、证据的充分性、申请撤销的时效性等。在操作过程中,律师需要综合运用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确保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并提供合理的法律建议和辩护策略,以达到最终撤销案件的目的。
结语
撤销案件是指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根据法定情形依法终止诉讼的行为。在撤销案件的过程中,公安机关应报请上级领导审查批准,并撰写撤销案件报告,而检察机关则可以决定撤销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被告人的案件。对决定撤销的案件,应制作相应的决定书或通知书,并及时报送相关机关。此外,在审判过程中,若公诉人撤回起诉、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裁定驳回,诉讼程序即告终止,案件应予注销。撤销案件涉及复杂的法律程序和要求,律师在实际操作中需全面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遵守相关法律规定,提供合理的法律建议和辩护策略,以确保最终的案件撤销目标能够实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