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立案后,不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限制。根据《刑法》规定,犯罪经过一定期限后不再追诉,但立案后不受此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应立案,不受期限限制。
法律分析
依据《刑法》的规定,刑事案件立案后,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所以立案后未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拓展延伸
逾期未立案的法律责任问题
逾期未立案的法律责任问题是指在法定时限内未能及时立案的情况下,相关责任主体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逾期未立案的情况,立案机关可能会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延长立案期限、要求补正等。同时,责任主体也可能面临行政处罚、行政责任追究以及民事赔偿等法律后果。然而,要确定具体的法律责任,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违法性质、主体行为、社会影响等。因此,对于逾期未立案的法律责任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确保公正、公平的法律实施。
结语
根据《刑法》的规定,刑事案件立案后不受追诉时效限制,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也不受追诉期限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不同最高刑期的犯罪有不同的追诉期限。如果超过追诉期限但认为必须追诉,需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被害人提出控告在追诉期限内,相关机关应当立案。逾期未立案的法律责任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保公正、公平的法律实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第六章 经费保障 第四十九条 义务教育经费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用于义务教育;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不得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第六章 经费保障 第四十八条 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义务教育捐赠,鼓励按照国家有关基金会管理的规定设立义务教育基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