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追逃和通缉的区别在于,通缉是一种执行逮捕的特殊形式,对象是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而网上追逃的对象不仅包括逃犯,还包括刑事拘留在逃犯。通缉令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发布,为公众所知,而网上追逃信息仅限公安机关查询。网上追逃范围广泛,包括已批准逮捕的逃犯、刑事拘留犯、脱逃犯等,通缉则包括尚未拘留和逮捕后脱逃的情况。通缉令是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
法律分析
网上追逃和通缉的区别在于,通缉是一种执行逮捕的特殊形式,它的使用对象是应当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而网上追逃的对象不仅包括办理了逮捕法律手续的在逃犯罪嫌疑人,而且大量的对象是刑事拘留在逃犯罪嫌疑人;通缉令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计算机网络等公开媒体对外发布,为广大公众所知晓,而网上追逃逃犯信息只能在公安网上发布,仅供公安机关查询比对,它对外保密,其受众面仅限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
网上追逃人员的范围包括司法机关已批准或决定逮捕、刑事拘留和有证据证明已构成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逃离居住地、监视地、作案地,经办案机关抓捕未归案的,以及从看守、劳改、劳教场所脱逃的犯罪嫌疑人、罪犯或劳教人员。通缉的对象包括罪该逮捕尚未拘留、逮捕时逃跑的和被拘留、逮捕后脱逃的两种情况。通缉的形式是向有关地区发布通缉令。由县以上公安机关发布,超出自己管辖地区范围的通缉令,要报请上级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是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将被通缉人捕捉归案的法律依据。
拓展延伸
逃避追逃与通缉的法律规定与实践
逃避追逃与通缉的法律规定与实践涉及了刑事司法系统中的重要概念和程序。逃避追逃是指被判刑或正在被追捕的人员逃离国家或地区,以规避法律追究。通缉则是指法律机关通过发布通告,公开寻找逃犯或犯罪嫌疑人。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逃避追逃和通缉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并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刑罚。在实践中,执法机关会采取各种措施,如发布通缉令、协助国际刑警组织等,来追捕逃犯。同时,国际间也存在着司法合作和引渡协议,以加强逃犯的追捕和引渡工作。综上所述,逃避追逃与通缉的法律规定与实践是确保刑事司法制度的有效运作和保障社会安全的重要环节。
结语
网上追逃和通缉在逮捕犯罪嫌疑人方面有所不同。通缉是一种特殊的逮捕形式,针对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而网上追逃不仅包括办理了逮捕手续的在逃犯罪嫌疑人,还包括刑事拘留在逃犯罪嫌疑人。通缉令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公开发布,为公众所知。而网上追逃的信息只在公安网上发布,仅供公安机关查询,对外保密。网上追逃的对象范围更广,包括逃离居住地、监视地、作案地的犯罪嫌疑人,以及从看守、劳改、劳教场所脱逃的人员。通缉令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将被通缉人捕捉归案。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六十五条
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的发送范围,由签发通缉令的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六十六条
通缉令中应当尽可能写明被通缉人的姓名、别名、曾用名、绰号、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出生地、户籍所在地、居住地、职业、身份证号码、衣着和体貌特征、口音、行为习惯,并附被通缉人近期照片,可以附指纹及其他物证的照片。除了必须保密的事项以外,应当写明发案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