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业秘密应按实际损失赔偿,难以确定则按侵权所得赔偿,法院可判赔五百万元以下。侵权人须承担民事责任,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行政责任。
法律分析
侵犯公司商业秘密,应当按照被侵权人受到的实际损失来赔偿,如果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按照侵权人的侵权所得来赔偿;如果仍不能确定的,由法院在五百万元以下判赔。侵权人除承担民事责任外,还需承担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行政责任。
拓展延伸
探讨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措施和实践
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确保商业秘密的保密性,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法律措施和实践。首先,企业应该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包括签署保密协议、限制员工及合作伙伴的访问权限等。其次,企业应该加强信息技术安全,采用加密技术、网络安全措施等,防止商业秘密被黑客窃取。此外,企业还应该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商业秘密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同时,企业可以与律师合作,制定合规政策,确保企业在商业秘密保护方面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综上所述,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需要综合运用法律措施和实践,以确保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商业利益的安全。
结语
商业秘密的保护对企业至关重要,侵犯商业秘密应按实际损失或侵权所得赔偿,法院可判赔五百万元以下。侵权人除承担民事责任外,还需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行政责任。企业应建立保密制度、加强信息安全、加强员工培训,与律师合作制定合规政策,确保商业秘密安全,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商业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
因不正当竞争行为受到损害的经营者的赔偿数额,按照其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
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六条、第九条规定,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权利人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一条
经营者以及其他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违反本法第九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