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运输合同纠纷的管辖范围。根据合同中是否存在约定,管辖权可以按照约定确定,也可以由运输合同履行的地或者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如果合同已经履行,则合同履行的地法院具有管辖权;否则,合同履行的地法院不具有管辖权。对于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管辖权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法律分析
运输合同纠纷的管辖范围如下:
1.如果运输合同中存在约定,则按照约定确定法院管辖权;
2.如果运输合同中未约定,则由运输合同履行的地或者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3.如果合同已经履行,则合同履行的地法院具有管辖权;
4.如果合同未履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合同履行地在任何一方住所地,则约定的合同履行地法院具有管辖权;否则,合同履行的地法院不具有管辖权。
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拓展延伸
运输合同纠纷中,法院如何确定管辖?
在运输合同纠纷案件中,法院确定管辖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运输合同的签订地:如果运输合同是在被告住所地签订的,则该被告住所地可能成为管辖地。
2.运输合同履行地:如果运输合同是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则运输合同履行地可能成为管辖地。
3.被告住所地:如果被告住所地与原告住所地相同或者相近,或者在被告住所地有实际履行运输合同的场所,则该被告住所地可能成为管辖地。
4.运输合同签订主体:如果运输合同是由具有法人资格的运输企业签订的,则该运输企业的注册地可能成为管辖地。
在确定管辖时,法院会根据上述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如果无法确定管辖地,则可以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管辖。
结语
根据运输合同纠纷的管辖范围,如果合同中存在约定,则按照约定确定法院管辖权;如果合同中未约定,则由运输合同履行的地或者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如果合同已经履行,则合同履行的地法院具有管辖权;否则,合同履行的地法院不具有管辖权。对于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十四条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十五条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第二十八条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百七十八条涉外经济贸易、运输和海事中发生的纠纷,当事人在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仲裁的,当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