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人酒驾、毒驾的情况下,可以即行撤离现场吗?
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轻微刮蹭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且排除驾驶人酒驾、毒驾的情况下,可以即行撤离现场。
不可以。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驾驶人在酒驾或毒驾的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不得撤离现场。即使是轻微的刮蹭且未造成人身伤亡,如果涉及到酒驾或毒驾,当事人必须留在现场等待交警处理。这是因为酒驾和毒驾本身就是严重的违法行为,需要由交警进行现场检测和取证,以便对驾驶人进行相应的法律责任追究。撤离现场不仅会妨碍事故的调查和证据的收集,还可能构成逃逸,从而面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
1、报警:当交通事故发生时,首先应立即报警,由交警到场处理;
2、保护现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采取措施保护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3、记录证据:可以使用相机或手机拍照,记录事故现场及受损情况;
4、协商处理:当事人可以根据事故情况进行协商,签订事故责任认定书;
5、事故认定:交警部门将根据现场情况和当事人陈述,出具事故认定书;
6、理赔维修:根据事故认定书,当事人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并进行车辆维修。
综上所述,在机动车仅发生轻微刮蹭且无人身伤亡的情况下,若排除了酒驾或毒驾,当事人可以即行撤离现场;然而,一旦涉及酒驾或毒驾,即便事故轻微,驾驶人也必须留在现场接受交警处理,因为这关系到法律责任的追究和可能的逃逸罪名,确保交通安全法规得到严格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