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劳动关系确认规定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24 01:14:39
文档

劳动关系确认规定

近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劳动争议无法解决,劳动者权益受损。为规范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提出,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具备一定条件时,劳动关系仍成立。同时,列举了可作为劳动关系凭证的具体材料。对于存在争议的劳动关系,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法律分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时因双方劳动关系难以确定,致使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维护,对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为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现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推荐度:
导读近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劳动争议无法解决,劳动者权益受损。为规范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提出,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具备一定条件时,劳动关系仍成立。同时,列举了可作为劳动关系凭证的具体材料。对于存在争议的劳动关系,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法律分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时因双方劳动关系难以确定,致使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维护,对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为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现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近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劳动争议无法解决,劳动者权益受损。为规范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提出,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具备一定条件时,劳动关系仍成立。同时,列举了可作为劳动关系凭证的具体材料。对于存在争议的劳动关系,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法律分析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时因双方劳动关系难以确定,致使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维护,对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为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现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三、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符合第一条规定的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一致的,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终止劳动关系,但对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的劳动者,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订立。

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四、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五、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引发争议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二○○五年五月二十五日

结语

为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根据近期一些地方反映的问题,我们特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通知如下: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一定条件时,劳动关系成立。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可参照工资支付凭证、身份证明等凭证认定劳动关系。符合规定的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对于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的情况,发包方应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如劳动关系引发争议,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感谢各位的合作与支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六十三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六十一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一条 为了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女职工健康,制定本规定。

文档

劳动关系确认规定

近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劳动争议无法解决,劳动者权益受损。为规范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提出,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具备一定条件时,劳动关系仍成立。同时,列举了可作为劳动关系凭证的具体材料。对于存在争议的劳动关系,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法律分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时因双方劳动关系难以确定,致使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维护,对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为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现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