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国家机关印章罪的刑罚标准及认定界限。根据《刑法》第280条规定,盗窃国家机关印章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还需缴纳罚金。与盗窃、抢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相比,该罪的客体和对象不同,犯罪目的意在非法占有或毁坏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与盗窃、抢夺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相比,后者侵犯的是国家部队的信誉和正常管理活动。
法律分析
一、盗窃国家机关印章罪既遂能判多少年
1、盗窃国家机关印章罪的量刑标准如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盗窃国家机关印章罪怎么认定
1、本罪与盗窃罪、抢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界限
(1)侵犯的客体不同,后三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侵犯的对象不同,后三罪侵犯的对象是一定的公私财物;
(3)犯罪目的不同,后三罪的犯罪目的意在非法占有或毁坏公私财物。
(4)如果行为人意欲盗窃、抢夺公私财物,但窃取、夺取的是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或同时有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而后予以毁灭、买卖或加以变造的,应当以盗窃罪、抢夺罪与本罪或与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进行并罚。
2、本罪与盗窃、抢夺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界限
(1)侵犯的客体不同,后罪侵犯的是国家部队的信誉和正常管理活动。
(2)侵犯的对象不同,后罪侵犯的是部队的公文、证件、印章。
结语
盗窃国家机关印章罪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情节较轻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与盗窃、抢夺罪有所区别,因其侵犯的客体为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如果行为人盗窃、抢夺公私财物,但窃取的是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并加以毁灭、买卖或变造,应同时被追究盗窃、抢夺罪与本罪或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责任。与盗窃、抢夺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相比,后者侵犯的是国家部队的信誉和正常管理活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四十五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查封、扣押、冻结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物及其孳息,应当妥善保管,以供核查,并制作清单,随案移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或者自行处理。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对违禁品或者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对作为证据使用的实物应当随案移送,对不宜移送的,应当将其清单、照片或者其他证明文件随案移送。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应当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作出处理。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生效以后,有关机关应当根据判决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进行处理。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赃款赃物及其孳息,除依法返还被害人的以外,一律上缴国库。
司法工作人员贪污、挪用或者私自处理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二章 反洗钱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 海关发现个人出入境携带的现金、无记名有价证券超过规定金额的,应当及时向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前款应当通报的金额标准由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海关总署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九条 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