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造货币罪的量刑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确定的,数额较大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伪造货币罪的处理方式是将出售、持有、使用、运输伪造货币行为作为伪造货币罪的一个情节考虑,根据刑法第170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可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
法律分析
一、变造货币罪既遂的量刑标准
1、行为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3、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条,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伪造货币并使用定什么罪
应定伪造货币罪。行为人伪造货币又有出售、使用、持有、运输伪造的货币行为的,不能认定为罪而适用并罚的方式处理,仍然只定一个伪造货币罪,将出售、持有、使用、运输的行为作为伪造货币罪的一个情节在量刑时予以考虑。根据刑法第170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拓展延伸
货币变造罪的刑罚规定及其影响分析
货币变造罪的刑罚规定及其影响分析是指对于涉及货币伪造、变造的犯罪行为所规定的刑罚幅度以及对社会、经济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货币作为经济交易的媒介,其真实性和稳定性对于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针对货币变造罪的刑罚规定旨在维护货币的信誉和稳定,保护公众的利益。同时,刑罚规定的严厉与否也会对犯罪预防、犯罪惩罚和社会效益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刑罚规定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可以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促进法律的公正适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结语
针对变造货币罪的量刑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条明确规定,对于数额较大的行为人,将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此举旨在保护货币的信誉和稳定,维护公众的利益。对于伪造货币并使用的行为,应当定为伪造货币罪,并在量刑时考虑相关情节。货币变造罪的刑罚规定及其影响分析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公正适用法律、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七十三条 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