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民事起诉状、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提交民事起诉状以及副本、如果符合立案条件,人民法院会作出立案决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法律分析
1、撰写民事起诉状;
2、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提交民事起诉状以及副本;
4、如果符合立案条件,人民法院会作出立案决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一百二十条第一款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第一款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拓展延伸
房屋延期交付起诉指南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房屋延期交付属于房地产开发合同纠纷。如果购房者和开发商之间存在关于房屋延期交付的纠纷,可以按照以下指南进行起诉:
1.收集证据:购房者和开发商应当互相收集与房屋延期交付相关的证据,包括合同、图纸、设计变更、延期通知、延期报告等。
2.协商解决:在收集证据后,购房者和开发商应当进行协商,寻求解决方案。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可将问题提交给房地产仲裁机构或法院。
3.提起诉讼:如果协商无果,购房者可以向房地产仲裁机构或法院提起诉讼。在起诉前,需要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并向法院提交起诉状。
4.诉讼程序:一旦购房者提起诉讼,法院将受理案件并开始审理。在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需要按照法院的指示出庭作证,并提供相关证据。
5.判决结果:法院将根据案件事实和适用的法律规则做出判决。如果购房者获胜,法院将要求开发商按照判决结果履行延期交付的义务。
根据上述指南,房屋延期交付纠纷可以通过收集证据、协商解决、提起诉讼等途径进行解决。在此过程中,购房者和开发商应当依法行事,确保纠纷得到公正、公平、合法的解决。
结语
起诉民事案件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并且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起诉时需要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和副本,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和第一百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如果符合立案条件,人民法院会作出立案决定。因此,在起诉前一定要认真阅读相关法律法规,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 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确定:
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解除权人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