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段内容讲述了房产纠纷起诉被告在异地处理方式的问题以及诉讼流程。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时,可以向被告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提起诉讼。双方当事人也可以自行协议约定管辖,但需遵守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房产纠纷诉讼流程包括确认被告、书写民事诉讼状、提交诉讼状和证据、举证、开庭等环节。
法律分析
一、关于房产纠纷起诉被告在异地处理方式的问题,有以下两种情况:
1.如果被告暂时在异地,您可以向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提起诉讼;
2.如果被在异地,您可以向被告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提起诉讼。双方当事人也可以自行协议约定管辖,发生房产纠纷时在其约定的提起诉讼,但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2、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辖区的,各该人民都有管辖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二、房产纠纷诉讼流程是什么
1、要确认被告。如果是个人,可以到对方的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打印户籍证明;如果是单位,可以到工商行政管理局打印该单位的基本注册资料。
2、书写民事诉讼状。诉状应说明当事人身份情况、诉讼请求、以及事实与理由。为确保判决的顺利执行,还可以申请人民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3、提交诉讼状和证据。准备就绪后,就向人民立案庭提交诉讼状和证据提起诉讼。
4、举证。立案后,人民可能会指定举证期限,要求在期限内提交全部证据材料,逾期提交的证据则不予质证。
5、开庭。立案后,人民会安排开庭日期,并提前通知当事人。开庭时应准时到庭,原告无正当理由迟到的,人民会裁定按照撤诉来处理。
6、开庭审理。
结语
房产纠纷诉讼流程包括确认被告、书写民事诉讼状、提交诉讼状和证据、举证、开庭等步骤。在诉讼过程中,应遵守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被告住所地人民和经常居住地人民都有管辖权。通过合法渠道解决房产纠纷,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二十一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