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用期未签订合同,但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企业应支付工资,无论试用期与企业性质。职工在试用期离职常见,但未与单位签订合同且离职,可要求应得工资。
法律分析
试用期没签合同,只要和企业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企业就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管是不是试用期,不管企业的性质。在很多用人单位,出现职工在试用期就离职的情形很常见,但是对于职工来说,试用期期间内没有及时和单位的,在试用期内又离职了,可以向单位主张应得的工资。
拓展延伸
试用期员工权益保障与合同约定
在试用期期间,员工的权益保障和合同约定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试用期工资待遇应该符合劳动法规定,确保员工获得合理的报酬。同时,合同中应明确规定试用期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具体安排,以避免产生争议。此外,试用期员工也应享有与正式员工相同的权益,如工时、休假权、社会保险等。合同约定应明确试用期结束后是否转为正式雇佣,以及转正的条件和程序。保障试用期员工的权益,不仅有助于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和员工关系,实现双赢的局面。
结语
试用期是一段关键的阶段,对于员工和企业来说都至关重要。根据劳动法规定,即使在试用期,只要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企业就应支付员工工资。员工在试用期内离职,也有权主张应得的工资。因此,在试用期期间,保障员工的权益和合同约定非常重要。合理的工资待遇、明确的工作安排和福利待遇,以及与正式员工相同的权益,都应得到保障。同时,合同应明确试用期结束后的转正条件和程序。保护试用期员工的权益不仅有助于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和员工关系,实现双赢的局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内的(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