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期徒刑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有悔改或立功表现,服刑2年后可减刑。悔改或立功表现一般减为20-22年有期徒刑,若有重大立功,可减为15-20年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无期徒刑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服刑二年以后,可以减刑。减刑幅度是: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一般可以减为二十年以上二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拓展延伸
无期徒刑减刑的法定时间限制及相关规定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无期徒刑减刑的法定时间限制为一般服刑25年。然而,根据犯罪情节、表现等因素,法院可酌情考虑提前减刑。减刑的具体条件和程序在《刑法执行中减刑假释办法》中有详细规定。一般来说,犯人在服刑期间应保持良好表现,改正错误,积极参加劳动和学习,接受法律教育等,以增加减刑的机会。同时,减刑决定由法院作出,经过相关程序和审查。减刑并不是一项自动权利,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裁量的刑罚执行措施。
结语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无期徒刑可以在服刑期间减刑。根据犯罪行为的悔改和立功表现,减刑幅度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悔改或立功表现可以将刑期减为二十年以上二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而重大立功表现则可将刑期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减刑的具体条件和程序在《刑法执行中减刑假释办法》中有详细规定。犯人在服刑期间需保持良好表现,积极改正错误,参与劳动和学习,并接受法律教育等,以增加减刑的机会。减刑决定由法院根据相关程序和审查作出,减刑并非自动权利,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裁量的刑罚执行措施。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第八条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符合减刑条件的,执行二年以上,可以减刑。减刑幅度为: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二十二年有期徒刑;确有悔改表现并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二十一年以上二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二十年以上二十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确有悔改表现并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十九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罪犯减为有期徒刑后再减刑时,减刑幅度依照本规定第六条的规定执行。两次减刑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二年。
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不受上述减刑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