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主要介绍了合同订立程序中一方当事人就订立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合同标的、价款、履行期限、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法等。同时还介绍了合同订立要遵循的原则,包括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和公序良俗原则。最后还提及了合同订立需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法律分析
一、合同订立程序中一方当事人就订立合同的主要条款
合同订立程序中一方当事人就订立合同的主要条款:
1.当事人的基本信息;
2.合同标的及其数量、质量;
3.价款或者报酬;
4.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5.违约责任;
6.解决争议的方法等。
二、合同订立原则有哪些
合同订立要遵循以下原则:
1.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平等原则是指地位平等的合同当事人,在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思表示的前提下订立合同的原则。
2.自愿原则。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民事活动除法律强制性的规定外,由当事人自愿约定。
3.公平原则。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公平原则要求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要公平合理。
4.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全过程中,都要诚实,讲信用,不得有欺诈或其他违背诚实信用的行为。
5.公序良俗原则。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三、合同的订立需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合同的订立需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1.一方当事人发出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要约;
2.受要约人接受要约,作出相应的承诺;
3.当事人之间协商一致,订立合同。
拓展延伸
合同订立程序中一方当事人就合同履行义务的方式和期限
在合同订立程序中,一方当事人对于合同履行义务的方式和期限有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条款和要求,履行其在合同中所承担的各项责任。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按时支付款项、提供必要的服务或产品等。期限则是指在合同约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相应的履行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守约定的履行期限,确保按时履行合同义务,以维护合同的有效性和双方当事人的权益。同时,当事人还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保持合同履行的诚信和公平。只有当双方当事人都能够按照约定的方式和期限履行合同义务,才能够实现合同的有效执行,维护合同关系的稳定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结语
合同订立程序中,一方当事人对于合同履行义务的方式和期限有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条款和要求,履行其在合同中所承担的各项责任,以维护合同的有效性和双方当事人的权益。只有当双方当事人都能够按照约定的方式和期限履行合同义务,才能够实现合同的有效执行,维护合同关系的稳定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第二十一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