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彩礼具有什么特性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25 08:46:37
文档

彩礼具有什么特性

关于彩礼,首先这是一项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习俗,自古有之,目前对于彩礼的存废颇多异议。数额畸高的彩礼自然是不合适的,本人认为象征性的给个万八千还是可以的。彩礼的性质,法律没有明确的定义。有学理观点认为彩礼是一种附条件的赠与,这种观点在现实中可以参照,但是却很难成为明文规定。因为如果将彩礼认定为附条件赠与,那这个所附的条件是什么?是以缔结婚姻为条件吗?如此岂不成了买卖婚姻?这样就违反了婚姻自由的原则。所以,彩礼的性质更多是一种习俗。一、彩礼纠纷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1、解决彩礼纠纷时应遵循的原则。
推荐度:
导读关于彩礼,首先这是一项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习俗,自古有之,目前对于彩礼的存废颇多异议。数额畸高的彩礼自然是不合适的,本人认为象征性的给个万八千还是可以的。彩礼的性质,法律没有明确的定义。有学理观点认为彩礼是一种附条件的赠与,这种观点在现实中可以参照,但是却很难成为明文规定。因为如果将彩礼认定为附条件赠与,那这个所附的条件是什么?是以缔结婚姻为条件吗?如此岂不成了买卖婚姻?这样就违反了婚姻自由的原则。所以,彩礼的性质更多是一种习俗。一、彩礼纠纷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1、解决彩礼纠纷时应遵循的原则。


关于彩礼,首先这是一项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习俗,自古有之,目前对于彩礼的存废颇多异议。数额畸高的彩礼自然是不合适的,本人认为象征性的给个万八千还是可以的。

彩礼的性质,法律没有明确的定义。有学理观点认为彩礼是一种附条件的赠与,这种观点在现实中可以参照,但是却很难成为明文规定。因为如果将彩礼认定为附条件赠与,那这个所附的条件是什么?是以缔结婚姻为条件吗?如此岂不成了买卖婚姻?这样就违反了婚姻自由的原则。

所以,彩礼的性质更多是一种习俗。

一、彩礼纠纷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1、解决彩礼纠纷时应遵循的原则。

决定彩礼是否返还,以当事人是否缔结婚姻关系为主要判断依据。给付彩礼后未缔结婚姻关系的,原则上应返还彩礼;如果已结婚的,原则上彩礼不予返还(一些特殊情形除外);按照习俗举办了结婚仪式但没有领取结婚证书的,解除同居时彩礼原则上不予返还。

2、结婚前给付彩礼的,必须以离婚为前提,才能考虑支持返还请求。

如果给付彩礼之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给付人要求返还给付的,不予支持,因为此时夫妻尚作为一个共同体,遵循夫妻法定财产共有制。如果当事人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该项请求,准许离婚的,可根据情况作出是否支持返还彩礼请求;判决不准离婚的,不能支持当事人返还彩礼的请求。

3、必须是当地确实存在婚前给付彩礼的习俗。

一般来说,彩礼问题主要大量存在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和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人们迎亲嫁娶,多是按民风、习俗形成的惯例。如果当地没有此种风俗存在,就谈不上给付彩礼的问题。对于不能认定为彩礼的、属于男女交往间所为的给付财物如何处理,要视其具体情况及性质,由依法作出处理。

4、要区别彩礼给付时当事人的主观意愿。

一般来讲,彩礼的给付往往迫于当地行情及社会压力而不得不给,完全自愿给付且无任何附加条件的属于一般赠与行为,如果没有特殊规定,通常不予支持返还彩礼的请求。

5、给付彩礼后办理了结婚登记,但双方并未真正在一起共同生活,对于要求返还彩礼的,应予以支持。双方登记结婚后,如果一直没有共同生活,也就没有夫妻之间相互扶助、共同生活的经历,实质意义上真正的共同生活还没有开始。

6、对于彩礼的给付、接受主体应当作宽泛解释。

实践中,给付彩礼并不单纯的是男女双方之间的事情,常常涉及到两个家庭之间的往来。对于彩礼的给付人和接受人应作广义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准备缔结婚姻关系的男女本人,应包括各自的亲属。

7、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这属于彩礼返还的特殊情形。

生活困难有绝对和相对之分,绝对困难是其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已无法维持当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相对困难由于给付彩礼造成了生活前后相差较悬殊,相对于原来的生活条件来说,变得困难了。司法解释的本意,是在前一种意义上,即绝对困难进行规定的。

8、彩礼返还适用的诉讼时效问题。彩礼的返还适用普通的诉讼时效,即两年。

二、怎么解决彩礼纠纷

1、解决彩礼纠纷时应遵循的原则

决定彩礼是否返还,以当事人是否缔结婚姻关系为主要判断依据。给付彩礼后未缔结婚姻关系的,原则上应返还彩礼;如果已结婚的,原则上彩礼不予返还(一些特殊情形除外);按照习俗举办了结婚仪式但没有领取结婚证书的,解除同居时彩礼原则上不予返还。

2、结婚前给付彩礼的,必须以离婚为前提,才能考虑支持返还请求

如果给付彩礼之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给付人要求返还给付的,不予支持,因为此时夫妻尚作为一个共同体,遵循夫妻法定财产共有制。如果当事人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该项请求,准许离婚的,可根据情况作出是否支持返还彩礼请求;判决不准离婚的,不能支持当事人返还彩礼的请求。

3、必须是当地确实存在婚前给付彩礼的习俗

一般来说,彩礼问题主要大量存在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和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人们迎亲嫁娶,多是按民风、习俗形成的惯例。如果当地没有此种风俗存在,就谈不上给付彩礼的问题。对于不能认定为彩礼的、属于男女交往间所为的给付财物如何处理,要视其具体情况及性质,由依法作出处理。

4、要区别彩礼给付时当事人的主观意愿

一般来讲,彩礼的给付往往迫于当地行情及社会压力而不得不给,完全自愿给付且无任何附加条件的属于一般赠与行为,如果没有特殊规定,通常不予支持返还彩礼的请求。

5、给付彩礼后办理了结婚登记,但双方并未真正在一起共同生活,对于要求返还彩礼的,应予以支持。双方登记结婚后,如果一直没有共同生活,也就没有夫妻之间相互扶助、共同生活的经历,实质意义上真正的共同生活还没有开始。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文档

彩礼具有什么特性

关于彩礼,首先这是一项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习俗,自古有之,目前对于彩礼的存废颇多异议。数额畸高的彩礼自然是不合适的,本人认为象征性的给个万八千还是可以的。彩礼的性质,法律没有明确的定义。有学理观点认为彩礼是一种附条件的赠与,这种观点在现实中可以参照,但是却很难成为明文规定。因为如果将彩礼认定为附条件赠与,那这个所附的条件是什么?是以缔结婚姻为条件吗?如此岂不成了买卖婚姻?这样就违反了婚姻自由的原则。所以,彩礼的性质更多是一种习俗。一、彩礼纠纷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1、解决彩礼纠纷时应遵循的原则。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