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如果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并且情节严重,将被定为侮辱罪或者诽谤罪并受到相应处罚。对于犯下诽谤罪的人,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当诽谤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时,才会被告知处理。
法律分析
一、诽谤罪立案标准:
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分别以侮辱罪或者诽谤罪定罪处罚。
二、诽谤罪量刑标准: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拓展延伸
"探索诽谤罪的司法实践:立案标准与量刑的变化趋势"
诽谤罪的司法实践一直在不断演变,立案标准与量刑也随之发生变化。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言论自由的不断强调,对诽谤罪的立案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院在审理诽谤案件时,会更加注重证据的确凿性和客观性,以保护言论自由的同时维护公众利益。量刑方面,除了考虑到被告人的主观故意和社会危害程度外,也会综合考虑被告人的社会背景、态度表现以及对被害人的赔偿等因素。总体而言,立案标准与量刑的变化趋势是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以平衡言论自由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
结语
诽谤罪的司法实践不断演变,立案标准与量刑也随之变化。社交媒体普及和言论自由的强调使得对诽谤罪的立案标准提出更高要求。法院审理诽谤案件时,注重确凿客观证据,维护公众利益与言论自由。量刑方面,除考虑主观故意和社会危害程度外,综合考虑被告人背景、态度和赔偿等因素。立案标准与量刑的变化趋势朝向更公正、合理,平衡言论自由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
法律依据
《刑法》第246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