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室盗窃和盗窃有区别,入室盗窃是盗窃的一种,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才构成犯罪;入室盗窃的认定要求非法入户后实施盗窃,特定情况下也可认定为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是指携带禁器械盗窃;扒窃是指在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随身携带的财物。
法律分析
一、入室盗窃和盗窃有什么区别
1、入室盗窃和盗窃有区别。入室盗窃是盗窃的种类之一,盗窃包括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等,入室盗窃即构成犯罪,但普通的盗窃行为,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才构成犯罪。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入室盗窃的认定是怎样的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入室盗窃的“室”主要是指: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开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鱼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
其一,必须是非法入户后实施盗窃的,才能认定为“入户盗窃”;如是经被害人允许入户,其后见财起意,实施盗窃的,不属“入户盗窃”。
其二,某一处所是否属于“户”,应结合具体情况作出认定。他人单独生活居住的居所,属于“户”;集体宿舍、旅店宾馆、工棚等,不属于户,但如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房间被确定为供他人家庭生活所用的居室,实际上具有住室的性质,且与外界相对隔开,就可以认定为“户”。
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开的住所盗窃的,应当认定为“入户盗窃”。
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盗窃,或者为了实施违法犯罪携带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械盗窃的,应当认定为“携带凶器盗窃”。
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应当认定为“扒窃”。
结语
入室盗窃和盗窃之间存在明显区别。入室盗窃是盗窃的一种形式,而盗窃则包括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等。入室盗窃构成犯罪,而普通盗窃行为必须达到一定数额才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4条,入室盗窃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刑罚。入室盗窃的认定需考虑是否非法入户并实施盗窃行为,同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属于户。携带凶器盗窃和扒窃也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九条 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