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赔偿法》第17条的规定,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包括公民自己故意作虚假供述、伪造成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被判处刑罚;公民自己故意作虚假陈述、伪造成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被判处刑罚;依照《刑法》第14条、第15条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1条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行使国家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的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
法律分析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17条的规定,在以下情况下,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1. 如果是因为公民自己故意作虚假供述,或者伪造成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
2. 如果是因为公民自己故意作虚假陈述,或者伪造成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
(2)依照《刑法》第14条、第15条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
(3)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1条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
(4)行使国家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样的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5)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6)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拓展延伸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在特定情况下不承担赔偿责任。这些情况主要包括:
1.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
2.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基于行政征收、征用行为作出的决定;
3.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
4.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
5. 法律、法规规定的不承担赔偿责任的其他情形。
如果上述情况发生,受害人有权获得赔偿。而在某些情况下,国家可能不承担赔偿责任,例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或者受害者自身存在过错等。因此,在遇到国家赔偿问题时,受害人有权向行政机关提出,并要求依法处理。
结语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17条的规定,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包括:公民自己故意作虚假供述、伪造成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被判处刑罚;公民自己故意作虚假陈述、伪造成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被判处刑罚;依照《刑法》第14条、第15条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1条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行使国家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的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因此,以上情况均属于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刑事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5-12-28) 第一条 赔偿请求人因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而申请国家赔偿,具备国家赔偿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情形的,属于本解释规定的刑事赔偿范围。
刑法 第三十六条 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宪法 第一百四十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